Page 163 - 《鹿城区志》
P. 163

. 54 .  温州市鹿城区志                                                                           卷一 建  置       . 55 .




              集善、德政、吹台、孝义、贤宰、仙桂、清通、仙                                光绪三十四年(1908)颁布《城镇乡自治章程》,
              居 9 乡,里名仅悉集云、鹏飞 2 个。                              县以下划分城区、镇、乡等“自治”区域,设董事
 ࡹ౵ުࡹᇂခ۪          明代,城区实行隅厢制,农村沿用宋、元乡都                          及董事会等自治机构,并改保正为乡警,专办催粮
              两级制。隅厢制是指郭内置“隅”,郭外置“厢”。                           事宜。永嘉、瑞安两县率先推行。永嘉县划分为城
 表 1-2
              在隅、厢以下设“总”,总以下设总甲,并立巡警铺,                          区和永强、膺符、会昌、钟山、承化、西内等 7 镇
 年    代  名    称  隶    属  下    辖
              夜间按次巡逻。温州府城置四隅:东南隅、西南隅、                           及仰山、孝义、永安、临江、江北、七都、贤宰、
 浙江省人民政府浙政发〔1984〕269 号:同意温
 原城区、新桥、南郊、黎明、城郊、  东北隅、西北隅;城外置四厢:城南厢、广化厢、                       水东、水西、龙沙 10 乡。
 1984 年 12  鹿城区  温州市  州市城区改名为鹿城区、将新桥、南郊、黎明、
 双屿、仰义诸乡镇。    集云厢、望京厢。在农村中则置乡、庄和都、图。                                民国元年(1912)南京临时政府颁布《地方自
 月  城郊、双屿、仰义 6 个乡划归鹿城区管辖。
 增设水心街道。  温州市人民政府温政发〔1986〕271 号:同意增  “都”与“图”原系科征地粮、丁赋鱼鳞册上的专     治试行条例》后,永嘉区划分为 6 个自治区域。21
 鹿城区  温州市
 1986 年 11  设水心街道。  用名称,后沿用日久,且与民众生活关系密切,遂                      年(1932)6 个自治区域析为 17 个:城区、永强、
 月  鹿城区  温州市 划出新桥镇归瓯海县。  浙江省民政厅浙民基字〔1992〕38 号:同意将鹿  具政区意义。洪武十四年(1381)编定册籍,“每隅、  膺符、会昌、钟山、承化、江北、贤宰、七都、仰山、
 城区所属新桥镇划给瓯海县管辖。  都以一百一十户为图,编为十甲,内选十户丁田多                        永临、安溪、西内、水东、水西、龙沙和孝义。
 1992 年 10  温州市人民政府温政发〔1993〕36 号:同意建立  者充里长,其余人户每十户为一甲,轮流充当甲首,      民国 16 年(1927)南京政府成立后,县以下
 鹿城区  温州市 建立上陡门街道。
 月  上陡门街道办事处。  十年重选,有故则补顶其缺”。                                   实行村里制,即县下分区,区下在城为里,设里委
 温州市人民政府温政发〔2000〕19 号:同意建立  附郭的永嘉县置:德政、孝义、临江、永宁等                员会和里长;在乡为村,设村委员会和村长。不久,
 鹿城区  温州市 建立南浦街道。
 南浦街道办事处。
 1993 年 3 月   13 乡,下辖 52 都、286 里。                               村以下实行闾邻制,村下为闾,设闾长;闾下为邻,
 划入永嘉县七都镇、桥下镇中央涂居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函〔2001〕84 号同意将
                  明代,除沿用了宋代“镇”的建制,又在有定                          设邻长。10 户为邻,10 邻为闾。18 年 12 月,永嘉
 委会,瓯海区的临江镇、藤桥镇、上 永嘉县七都镇、桥下镇中央涂居委会,瓯海区的
 2000 年 1 月   期集市的地方置“市”。明初,附郭的永嘉县增加                            县成立村里委员会计 492 个。
 戍乡、双潮乡、岙底乡和梧埏镇的前 临江镇、藤桥镇、上戍乡、双潮乡、岙底乡和
              了西郭市(在迎恩门外)、西山市(来福门外)、                                民国 19 年(1930),改村里制为村镇制,在
 鹿城区  温州市 网、鱼鳞浃、划龙桥 4 个村,龙湾区 梧埏镇的前网、鱼鳞浃、划龙桥 4 个村,龙湾
              永嘉场市(在二都英桥)、瞿溪市(河口)和荆溪                            城为镇,在乡为乡;镇设镇公所,乡设乡公所,乡
 的蒲州、上蒲州 2 个村。(调整后, 区的蒲州、上蒲州 2 个村划入鹿城。
              市(荆溪店头)。明代后期又增加了南郭市(在瑞                            镇以下仍采用闾邻制。永嘉县置 10 区,下辖 3 镇、
 鹿城区辖 12 街道、4 个镇、5 个乡)
              安门外)和外沙市(在镇海门外)。西郭市兴起后,                           221 乡。
              瓯江上游的木材集散市场转移至西郭,北宋政和间                                民国 23 年(1934),推行保甲制。乡镇以下
              设置的白沙镇开始衰落。                                       改设保甲,10 户为甲,设甲长;10 甲为保,设保长;
 ֻؽᅣᅣྛᆟ౵߃         清代基层行政区划仍承旧制。顺治十二年                            10 ~ 15 保为一乡镇。永嘉县 10 区,将原序数区分
              (1655)严申海禁,十七年(1660)为防范海上抗                        别改为城区、永强、梧埏、郭溪、永临、罗浮、沙头、
              清势力袭击又下令迁界。永嘉县以茅竹岭为界迁弃                            水东、水西、西内,下辖 11 镇、108 乡、1484 保、
 第一节章历代区划     一都至五都及膺符乡的七都,迁弃之地实际上已无                            15573 甲。

              人居住,但乡都等建置并未取消。康熙九年(1670)                             民国 38 年(1949)5 月 7 日,温州和平解放,
              迁弃之地开始置寨设防;二十二年(1683)统一台                          浙南游击纵队进城接管,不久中国人民解放军南
 秦汉时已有乡、亭、里之行政机构名称。《汉  熙宁年间(1068 ~ 1077)王安石变法,乡各有都,  湾后,迁弃之地始渐恢复。  下进驻温州。8 月 26 日,温州升为省辖市,原永
 书·百官公卿表》,县以下行政区划,“大率十里  都各有保,以 10 户为保,50 户为大保,10 大保为
 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永嘉自东晋建郡,所  一都保。元丰间(1078 ~ 1085)废都、保复乡、里,
 属各县的基层行政区划,承袭前朝以来的乡里制,  永嘉县辖 13 乡。商业较发达的县,增置“镇”的
 即乡居者称“乡”,邑居者称“里”。  建制。绍圣间(1094 ~ 1098)杨蟠知温州时,定  第二节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区划
 隋唐时,乡居者仍称“乡”,邑居者改称为“坊”。  州城为 36 坊。政和四年(1114),瓯江上游木材
 唐初定制:“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开元间(713  在永嘉县白沙集散,增置白沙镇。南宋绍兴间(113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温州基层行政区变化  1952 年,温州市城东、城西、城南、郊区改置
 ~ 741)所属 4 县辖 78 乡,元和间(806 ~ 820)  ~ 1162),实行里甲制,乡下为里,里下为甲。绍  频繁。1950 年 5 月,温州市郊的梧埏、永强、三溪、  为东区、西区、南区、北区、郊区。永嘉县设 11 区(溪
 调整为 76 乡。  定间(1228~1233)知州史宜之将州城区增至60坊。  藤桥 4 区划回永嘉县,温州市仅保留市区和近郊,  口、枫林、碧莲、渠口、沙头、罗浮、永临、永强、
 宋代沿用旧制,乡居者仍称“乡”。太平兴国(976  元代,实行乡都制。乡设里正,都设主首,多  置城东、城西、城中(旋称城南)、郊区 4 区,各  梧埏、三溪、藤桥)、2 直属镇、138 乡镇。
 ~ 984),鹿城所在的永嘉县辖 11 乡。邑居者仍称  以乡统都,每乡辖都不等。如永嘉县,在太平兴国  设区公所。6 月,永嘉县县治迁罗浮龙桥,12 月 21  1955 年 7 月,温州市置海坛、九山、五马、
 “坊”。大中祥符间(1008 ~ 1016)温州城置 57 坊。  间为 11 乡,元丰间为 13 乡,今考诸文献仅知建牙、  日迁回温州市区九山。  郊区 4 区。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