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5 - 《鹿城区志》
P. 165
. 56 . 温州市鹿城区志 卷一 建 置 . 57 .
1956 年 2 月,温州市撤销区建制,建立 12 个 1966 年,七都公社改名新屿。 个居委会、6 个村委会。 江滨街道办事处:辖原海坛街道 14 个居委会,
街道办事处和 1 个郊区办事处,郊区办事处下辖各 1968 年 12 月,温州地区革命委员会和温州市 黄龙街道办事处:辖原双屿镇温化生活区、新 原东风街道甲田、永东路、永塔、外垟儿、南站、
乡改称管理区。 革命委员会成立,温州城区原城东公社改名东方红 泽、栖霞、月泉、临风 6 个居委会,垟田、双岙、 垟儿路、商业仓、横巷、黎明新村、矮凳桥 10 个
1958 年 6 月,温州市由省辖改属温州专区管辖。 公社,后分置东风、向阳、朝阳 3 公社;原城西公 箬笠岙 3 个村委会,原城郊乡瓯浦垟村委会。新设 居委会。新组建的江滨街道办事处辖 24 个居委会。
8 月间,永嘉县的梧埏、永强、三溪、藤桥、西岸 社改名红旗公社,后分置前进、反修、五星 3 公社; 立的黄龙街道办事处辖 6 个居委会、4 个村委会。 蒲鞋市街道办事处:辖原蒲鞋市街道 9 个居委
等 5 区重划给温州市管辖。永嘉县治从温州市九山 原五马公社改名红卫公社,后分置跃进、胜利、兴 (5)撤销五马、鼓楼、市中、朔门、莲池、松台、 会,原上陡门街道春园、芳园、盛园、乐园、明园、
迁至上塘。9 月,撤销乡镇建制,实行政社合一。 无 3 公社。 水心、西山、大南、小南、东风、海坛、蒲鞋市、 青园、锦园、丰园、留园、新园、宏园、球山、杨
以区为单位建立人民公社,下设管理区、生产大队、 1978 年 9 月,温州地区革命委员会和温州市革 上陡门等 14 个街道办事处,组建新的五马、莲池、 府山 13 个居委会,原洪殿街道上村、东泉、双井头、
生产队。12 月,温州市梧埏、永强、三溪、藤桥、 命委员会分别改为地区行政公署和市人民政府。温 水心、南门、江滨、蒲鞋市 6 个街道办事处。 东巷 4 个居委会,原城郊乡巽山、洪殿 2 个村委会。
西岸 5 区各置人民公社。 州市区复置东城、西城、南城 3 区。 五马街道办事处:辖原五马、市中、鼓楼、朔 新组建的蒲鞋市街道办事处辖 26 个居委会、2 个村
1961 年,调整社队规模。以管理区成立人民公 1980 年 4 月,温州市恢复为省辖市,设东城、 门 4 个街道 60 个居委会,原松台街道人民西路、 委会。
社,恢复区建制,设区公所为县政府派出机关。 南城、西城 3 个县级区和郊区。 人参巷、大高桥、公共码头、小高桥、侯衙巷、乘 (6)调整洪殿、广化、南浦 3 个街道办事处。
1963 年,温州市恢复近郊菜区办事处,管理 1983 年,温州市东城、西城、南城 3 区合并称 凉桥、蝉街 8 个居委会,原东风街道飞霞桥、环城 洪殿街道办事处:洪殿街道办事处原辖 14 个
仰义、双屿、新桥、南郊、西郊、黎明 6 公社。 “城区”。 东路 2 个居委会。新组建的五马街道办事处辖 70 居委会。调整后,将上村、东泉、双井头、东港 4
1965 年,温州市近郊菜区办事处改称郊区工作 1984 年春,全市恢复乡、镇、村建制。原来的 个居委会。 个居委会划归新组建的蒲鞋市街道办事处管辖;划
委员会。 公社改为乡,生产大队改为村民委员会,生产队改 莲池街道办事处:辖原莲池街道 19 个居委会, 入原上陡门街道上陡门居委会,原城郊乡黎一村委
原松台街道三牌坊、大士门、来福门、松台山、张 会,原黎明黎二村委会。调整后的洪殿街道办事处
府基、任宅前 6 个居委会,原广化街道河通桥、半 辖 11 个居委会、2 个村委会。
腰桥 2 个居委会,原城郊乡松台村委会。新组建的 广化街道办事处:广化街道原辖 23 个居委会。
第三节章建区后区划
莲池街道办事处辖 27 个居委会、1 个村委会。 调整后,将河道桥、半腰桥 2 个居委会划归新组
水心街道办事处:辖原水心、西山 2 个街道 23 建的莲池街道管辖;划入原城郊乡广化、双桥 2
1984 年 12 月 6 日,原城区改名为鹿城区,将 2001 年 9 月 18 日,鹿城区部分行政区划作 个居委会,原城郊乡水心、九山 2 个村委会。新组 个村委会。调整后的广化街道办事处辖 21 个居委
新桥、南郊、黎明、城郊、双屿、仰义 6 个乡划归 如下调整: 建的水心街道办事处辖 23 个居委会、2 个村委会。 会、2 个村委会。
鹿城区管辖。 (1)撤销城郊乡、黎明乡建制,将原城郊乡 南门街道办事处:辖原大南、小南 2 个街道 32 南浦街道办事处:南浦街道办事处原辖 33 个
1986 年 11 月 15 日,增设水心街道,将西山街 东屿村以外的行政区和原黎明乡行政区域改由鹿城 个居委会,原东风街道朝霞居委会,原城郊乡荷花、 居委会、4 个村委会。调整后,将吴宅居委会、划
道的隔岸居民区划入水心街道,设南隔岸、北隔岸、 区政府直辖。 丰收 2 个村委会。新组建的南门街道办事处辖 33 龙桥、前网、上田 3 个村委会划归绣山街道管辖;
水心、松柏、樟榕 5 个居民区。 (2)原城郊乡的东屿村和小南街道的东屿居 个居委会、2 个村委会。
1987 年 9 月 21 日,新桥乡改为镇建制。 委会划归南郊乡管辖;将南郊乡的南塘、灯塔、龙
1988 年 5 月 19 日,双屿乡改为镇建制。 沈 3 个村委会改由鹿城区政府直辖。调整后,南郊
1991年10月9日,建立景山街道,辖景山、西山、 乡辖 5 个村委会、2 个居委会。 ̿̽̽̀ ୍Ӭ۲ࢧ֡པᆓྛᆟ߃
净水 3 个居委会和将军桥、净水 2 个村委会。 (3)双屿镇的垟田、双岙、箬笠岙等 3 个村
表 1-3
1992 年 10 月 28 日,新桥镇划归瓯海县管辖。 委会和温化生活区、新泽、云泽、栖霞、月泉、临
街道乡镇名称 社区或村名称
1993 年 3 月 5 日,建立上陡门街道,辖杨府山、 风等 6 个居委会改由鹿城区政府直辖。调整后,双
社区:万岁里、屯前、打绳巷、望江、八仙楼、永宁、简巷、安平坊、百里坊、仓桥街、
上陡门等 9 个居民委员会。 屿镇辖 9 个村委会、4 个居委会。
五马街道 墨池、金锁匙巷、道前、招贤、华盖、甜井巷、广场路、鼓楼、府前街、五马街、
2000 年 1 月 13 日,建立南浦街道,辖 16 个 (4)设立黎明、绣山、黄龙 3 个街道办事处。
铁井栏、蝉街、乘凉桥、大高桥、公园路、人民西路、人民中路、谢池巷
居民区。 黎明街道办事处:辖原黎明乡杨府山涂、蒲州、 社区:宏源、恒源、杨府山、丰源
黎明街道
2001 年 8 月 20 日,将永嘉县七都镇、桥下镇 上蒲州 3 个村委会,原上陡门街道思芳居委会。新 村:上蒲州、蒲州、杨府山涂村
中央涂居委会,瓯海区的临江镇、藤桥镇、上戍乡、 设立的黎明街道办事处辖 1 个居委会、3 个村委会。 社区:洪殿、浦江、航标、浦东、灰桥、黎明侨村、筲箕涂、上陡门、东游路、夏屋
洪殿街道
双潮乡、岙底乡和梧埏镇的前网、鱼鳞浃、上田、 绣山街道办事处:辖原上陡门街道伯爵山庄居 村:黎一、黎二
划龙桥 4 个村,龙湾区的蒲州镇的蒲州、上蒲州 2 委会,原黎明横渎、山下 2 个村委会,原南浦街道 社区:蒋家桥、蒲鞋市、青园、上村、横河北、双井头、金丝桥路、绿园、沁园、春园、
个村划入鹿城区。调整后,鹿城区辖 12 个街道,4 吴宅居委会、划龙桥、前网、上田 3 个村委会,原 蒲鞋市街道 芳园、东港、横河南、锦园、明园、下垟头
个镇,5 个乡。 南郊乡龙沈村委会。新设立的绣山街道办事处辖 2 村:洪殿、巽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