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78 - 《鹿城区志》
P. 278
. 170 . 温州市鹿城区志 卷二 自然环境 . 171 .
ൎഈᇗնڄ႕ཙ࠺(续表 1) ൎഈᇗնڄ႕ཙ࠺ (续表 2)
表 2-4 表 2-4
时 间 灾害情况 资料来源 时 间 灾害情况 资料来源
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 温州台风大作,毁温州卫治及佛寺居民。 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九 局部大暴雨。
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 温州飓风大雨,文庙殿庑皆坏。 《永嘉县志》卷三六 10 号台风“碧利斯”在福建晋江登陆,受此台风倒槽影响,
2001年8月23日 温州年鉴
明万历二年(1574) 飓风大雨,坏居民,伤禾稼。 《温州府志》卷 出现暴雨,局部大暴雨。
六月,温州大风雨七昼夜。 万历《温州府志》、雍正《浙 2001年9月27日 14 号台风“桑美”对全市产生外围影响,出现 7 级 ~9 级偏
温州年鉴
明崇祯四年(1631) 江通志》卷一○九 北大风,对晚稻影响严重。
清康熙六年(1667)八月 五月,大风。 《温州府志》卷 2 号台风“飞燕”在福建福清登陆,后北上影响温州,区内
温州,瑞安大风雨,坏城。 《温州府志》、康熙《浙江 2002年9月7日 出现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并伴有 7 级 ~9 级大风。 温州年鉴
民国元年(1912)8 月 27 通志》卷二 19 号台风“利奇马”在台湾南部登陆,区内出现大到暴雨,
日至 9 月 12 日(七月十五 风雨凡五次,四乡大水暴发,平地水淹三四日至六七日, 局部大暴雨。
日至八月七日) 瓯江沿岸发生数百年罕见的特大洪水,濒江二百余村,庐 《鹿城区近百年纪事》 2003年8月4日 16 号台风“森拉克”在苍南县登陆,这次台风风大、雨大、 温州年鉴
1952年7月19日 舍漂荡,田园塌坏,哀鸿遍野,惨不忍闻。 2003年8月20日 潮大,对全区影响较大,全区普降大暴雨,降雨量达 162.4 温州年鉴
1953年8月17日 7 号台风在温州登陆,温州各县大水。 《乐清灾害性天气》 2003年9月1日 毫米,因时值农历八月初天文大潮,瓯江、温瑞塘河均出现 温州年鉴
1960 年 8 月上旬 10 号台风在温州登陆。各县大水。 《乐清灾害性天气》 高潮位,对全区损失较大。
1987年7月27日 7 号 8 号台风在温州登陆各地,普降特大暴雨。 《乐清灾害性天气》
7 号台风在瓯海县登陆,温州水灾,死人,塌屋,冲堤, 《乐清灾害性天气》 ۄݬݬ 1957 年温州自 6 月 26 日始旱 70 天。
1987年9月10日 毁船。 干旱出现较为频繁,受干旱面积大,伴发虫害。 1971年1月下旬至5月上旬,冬旱连春旱110天,
12 号台风在福建晋江登陆,温州暴雨成灾,受淹农田 10.8 据史书记载:“明永乐二十一年(1432),温州自 6 月下旬至 8 月上旬,伏旱 40 天。温瑞平原农作物
温州日报
万公顷,受灾乡镇 360 个,受灾人口 286 万人,死亡 26 人。 秋至春不雨,晚禾无收,早秧皆不能下,民大饥, 受旱面积达 30 万亩。(以上材料均摘于 1998 年版《温
1990年6月24日 5 号台风在梅头至永强间登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台风于
草根树皮,食之殆尽,死者无数。” 州市志》)
6月在温州登陆尚属首次。区内木材厂、十八家等地海水倒灌, 温州日报
伏旱是由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时控制而成。因在 1999 年 10 月 ~12 月,降水量明显偏少,11 月、
农田受灾 344.11 公顷,倒塌房屋 27 间,损坏堤塘 2.1 公里,
单一暖高压气团里,空气下沉,西南风活跃,缺少 12 月降水量仅为 8 毫米、11 毫米,淡水缺乏,瓯江
1990年8月20日 决口 26 处。
致雨机会。秋旱与冬旱为大陆强大高压影响,此时 江水含盐量上升,市区自来水变咸,干旱使森林火
12 号台风在福建省福清县附近登陆,带雨云团滞留温州上 温州日报
如暖气流活动微弱,在强大冬季偏北风控制下,空 灾发生率上升。(资料来源《温州年鉴》)
空,堤塘决口 61 处计 1.1 公里,民房损失 102 间,淹没农
气干燥而寒冷。境内干旱灾害以伏旱为最严重,秋
田 236.785 公顷,蔬菜淹没 733.7 公顷,直接经济损失 100
旱次之。 ޠݬি
1994年8月21日 万元。
17 号台风在梅头与永强间登陆,逢天文大潮,创百年一遇, 温州日报 鹿城历史上干旱灾害记录 境内洪涝大多在梅雨期(5 月~ 6 月)与(7 月
境内降水量 200 毫米。七都岛、江心屿被潮水淹没,岛上 宋绍兴六年(1136)温州旱。 ~ 9 月)台风期,过量雨水暴发山洪,产生灾害。
水深 2 ~ 3 米,七都岛上被风刮来 10 多只千吨大船。境内 宋乾道九年(1173)温州久旱,无麦苗。 梅雨期的暴雨多属锋面雨,南方的暖湿气团和北方
1996年8月1日 17.89 公里沿江堤塘决口 71 处,损坏 8.7 公里。水利工程经 宋淳熙九年(1182)温州五月至秋七月七日旱。 的干冷气团交绥,旷日持久,匝月连旬,雨量较多,
济损失 600 万元以上,全区总损失 6370 万元。 温州日报 宋嘉定八年(1215)五月至八月,温州旱甚。 强度不是很大,造成涝灾比重亦不大。台风期暴雨
8 号台风在福建福清登陆,城内降水量 150 毫米,逢天文大潮, 宋嘉定十四年(1221)浙、闽、广、江西旱, 量大势猛,一次过程雨量达 500 毫米~ 800 毫米,
1999年9月4日 江心屿潮位 6.94 米,为历史次高。农田受淹 93.38 公顷,影 温州为甚。 特别在西部山区谷地,常被冲坍堤塘,漂没房屋,
响人口 0.85 万人,受害房屋 836 间,直接经济损失 1145 万元。 温州日报 元至元二年(1336)温州旱。 溺死人畜,灾情严重。是涝灾几率一半以上。
9 号台风在广东登陆,城区内受台风强低压倒槽影响,海坛山、 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温州旱,大饥。 历史对洪涝灾害记载不少。如明万历四十二年
1999年9月4日
仰义,雨量点均出现超百年短历时特大暴雨,24 小时最大降 温州年鉴
明宣德二年(1427)温州旱。 (1614)浙江淫雨成灾,七月温州大雨,初九日,
2000年7月10日 雨量海坛山 404.7 毫米,仰义 410 毫米,全区经济损失约 10
明嘉靖五年(1526)七月温州大旱,民饥。 平阳仙坛山崩,大石如弹丸而下,平地水深三尺。
亿元。 温州年鉴
明嘉靖十二年(1533)温州府旱。 历史上洪涝(含风暴湖)记录
2000年8月23日 9 号热带风暴,全市发生突发性特大暴雨。降水量达 392.7
清宣统三年(1911)七月八日至九月二日旱。 唐文明元年(684)七月,温州大水,漂千余家。
毫米。河水暴涨,造成重大损失。 温州年鉴
水旱交加,民食窘乏,温州发生抢米风潮。 宋崇宁三年(1104)五月,两浙大水,温州秋
2000年9月12日 4 号强热带风暴“启德”在玉环登陆,全区出现大到暴雨,
温州年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