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09 - 《鹿城区志》
P. 409

. 300 .  温州市鹿城区志                                                                        卷九 环境保护        . 301 .




 标排放。为彻底解决电镀废水污染问题,1998 年,  清境内污染源家底,确定 162 个水重点污染源、70  单位,限期搬迁。同时,还采取控制音量、限制生  占地 9.34 公顷,由于容纳量已达到饱和,2003 年 5
 区政府在沿江工业区后京段建设电镀基地,至 2003  个大气重点污染源和 195 家污染治理企业,并确定  产时间、移动噪声源等措施来降低噪声。1997 年区  月停止使用。杨府山垃圾填埋场建于 1993 年,占
 年底,已进入土建施工阶段。  了 9 家国控、9 家省控、11 家市控、33 家区控重点  内建成了 21 平方公里的噪声控制区,噪声从治理  地 8 公顷,年容纳生活垃圾 10 多万吨,1994 年底,
 化工、印染业整治电区政府在审批化工、印染  污染源。强化监督管理,确保治理工程建设的速度  前的 61.9 分贝降到 57.9 分贝,平均降噪 4.0 分贝,  正式投入运营。2001 年 12 月,温州市临江垃圾发
 企业时,把企业设在杨府山等僻静区域,避开人口  和质量,并通过媒体宣传,加倍征收排污费,采取  达到 2 类环境噪声标准(居住、商业混杂区)。到  电厂动工建设,2002 年 3 月 20 日投入运行,4 月
 稠密的居民区,防止其污染物影响群众。同时,强  行政强制手段,督促污染企业抓好治理工作。积极  2003 年,建成区 43.1 平方公里范围全部达到噪声  底并入电网。厂区面积 14.34 公顷,建筑面积 14.18
 化日常管理,确保治理设施正常运转。至 2003 年底,  推广清洁生产,从企业生产审计入手,严格源头控  控制区标准。    万平方米,投资 1.8 亿元,日焚烧垃圾 600 吨,年
 全区 19 家化工企业、3 家印染企业已建成废水治理  制,淘汰一批落后的生产设备。调整产业结构和工  卧旗山、杨府山垃圾填埋场建设,临江镇垃圾  发电量 5940 千瓦时。
 设施 22 套(台)(其中有 2 家化工企业合用一套  业布局,关停一批能耗高、污染严重、治理无望的  燃烧发电厂建设电卧旗山垃圾填埋场建于1984年,  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电 1998 年,市政府批准
 治理设备),年处理化工废水 16.35 万吨。      企业,建成了一批工业园区和前京、十里、洞桥、
 烟尘控制区建设电 1989 年,开始对城区内的  岩门等污水处理厂。全区各制革基地产生的废水,
 工业炉、灶进行调查登记。1998 年,区政府进行  均实现了集中处理。加强环境监管力度,制定了《重
                                                   第二节节环境管理
 了仰义片烟尘控制区建设,要求仰义片 1.65 平方  污染企业环境管理办法》,定期检查重污染企业治
 公里内所有蒸发量在每小时 1 吨以下的燃煤锅炉全  理设施运行情况,落实“一控双达标”各项措施。
 ②
 部改成烧油锅炉。至 11 月,该片区内 45 台锅炉中,  严厉打击“十五小” 企业,共取缔“十五小”企  ࡹഡཛଢߌ࣢႕ཙ௟ࡎᇅ؇ḤḤḤḤḤ  1987 年,区环境监测站着手编写建设项目环
 有 42 台达到林格曼黑度一级,其余 3 台林格曼黑  业 298 家。截至 2000 年底,全区共有 165 家企业  根据国家规定,所有对环境有影响的规划和建  境影响报告文件,当年编写环境影响报告表 6 份。
 度也未超过三级,达标率为 93.30%。2000 年,区  实现达标排放,自行停产或转产 29 家,依法关停  设项目必须编制环境影响报告文件(包括报告书、  2002 年市环保局实行“两统一”后,区环境监测站
 政府下发《关于批转鹿城区炉窑灶整治方案的通  企业 1 家,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全面下降。与 1996  报告表、登记表),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  撤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任务由区环境保护科
 知》,对全区所有未达标的锅炉分批分阶段进行  年相比,工业废水排放量削减 11.3%,其中化学  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  学研究设计所承担。到 2003 年,全区共编写环境
 整治,淘汰不符合要求的锅炉。2003 年 4 月,在  耗氧量削减 48%,氰化物削减 66%,六价铬削减  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影响报告表 3598 份,环境影响登记表 484 份。
 全区开展了地毯式的对炉、窑、灶调查。8 月,  51.6%;工业废气排放量削减 11.1%,其中二氧化
 区政府下发通告,进一步加强炉、窑、灶整治工  硫削减 67.6%,烟尘削减 80.5%。工业污染防治从  ̾͆̈́ͅ ୍ ΋̿̽̽̀ ୍੠Ӭ౵ࡹഡཛଢߌ࣢႕ཙБۡ౦ঃ
 作。至 2003 年底,共更换或安装除尘设施的锅炉  原来的浓度控制转变为总量控制,总体环境质量进
                  表9-6
 340 台,自然达标 18 台,关停和拆除不合格的锅  一步改善,“一控双达标”工作顺利通过市政府验收。
               年  份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合计
 炉 25 台,基本完成整治任务,大大减轻了境内的
                 报
 烟尘污染。  ളࠃ໪ಙᆜᇍḤḤ  告    6    58   59   82  102  148  322  476  146  175  116  164  428  203  135 554  424  3598
 污泥填埋场建设电制革、电镀业废水处理后产  20 世纪 80 年代末开始,区政府陆续对污染较大、  表
 生大量含有硫化物和重金属铬等有害物质的污泥,  影响群众生活的各类生活污染源进行整治。  登
 若不妥善处置,将会产生“二次污染”。1999 年,  安静小区和噪声控制区建设电大多企业从个体  记  —  —  —  —  —  —  —  —  —  —  —  —  6  159  63 155  101  484
 区政府为此决定在仰义乡笼川村汤堡岙潭建设污泥  家庭作坊起步,制鞋、服装、五金等家庭作坊遍布  表
 填埋场。2003 年底,该项目已完成设计方案,投入  区内各个角落,噪声污染较为严重。1989 年开始,
 第一批启动资金 400 万元,已完成了周边道路的建  开展创建“安静小区”活动。1993 年,建成水心、  ࡹഡཛଢബ஻ᇅ؇ḤḤḤḤ  随着环境管理力度的加大,建设项目审批数量
 设。  丰收、上陡门等 3 个安静小区。1993 年 12 月,市  建设项目审批制度包含环境影响报告书(表)        逐年上升,2000 年审批企业 60 家,2001 年~ 2003
 一控双达标电按照国务院要求,区政府为在  政府规定在市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机动车禁鸣喇  的审批制度和“三同时”及验收制度。  年审批企业 1397 家,全区“三同时”执行率每年均
 2000 年底完成“一控双达标”任务,于 1997 年,  叭,有效地减轻了境内噪声污染。在此基础上,开
 在全区开展了第一次排污申报工作,同时开展了电  展了噪声控制区建设。通过调查、监测,对区内超  ̿̽̽̾ ୍j ̿̽̽̀ ୍੠Ӭ౵ࡹഡཛଢബ஻౦ঃ
 镀、化工、造纸、印染、制革、食品饮料等六大行  标固定噪声源进行分类,对有条件治理的固定噪声
                  表 9-7
 ①
 业普查和“一部三沿” 炉、窑、灶调查工作,摸  源要求限期治理;对没有条件治理或选址不合理的
                      年    份                  2001                    2002                    2003
 注: ①一部三沿:城郊结合部、铁路沿线、国道沿线、高速公路沿线。  报告书         —                      —                        9
 ②十五小企业:年产 5000 吨以下的造纸厂、年产折合牛皮 3 万张以下的制革厂、年产 500 吨以下的染料厂,  报告表  111   519                     458
 以                    登记表                      53                     128                     119
                      合    计                   164                    647                     586
 及采用“坑式”和“萍乡式”、“天地罐”和“敞开式”等落后方式炼焦、炼硫的企业,土法炼砷、炼汞、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411   412   413   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