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13 - 《鹿城区志》
P. 413

卷十 交  通      . 305 .







                       卷十





                                                       ࢌ๙๙





                  鹿城地处瓯江南岸,境内大河小河纵横,历史上交通以水路为主。海运始于唐高宗显庆四年(659)。
              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已成为贸易的重要港口。清末,瓯江及塘河运输始有动力小火轮。民国时期,14
              条内河航线往返各县。公路运输始于民国 11 年(192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沿海出口货物增加,海运吞吐量逐年上升,内河航运运输量因公路发达逐
              渐下降。20 世纪 70 年代末,公路虽经大规模改线或拓宽,依然还是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为此,80 年
              代开始快速发展海、陆、空运输。从 90 年代至 20 世纪初,温州扩建了港口、建成了机场、火车站及金丽温、
              甬台温高速公路,全区形成立体交通格局。
                  2003 年,全区机动车保有量为 153322 辆。其中大型汽车 6321 辆,小型汽车 57543 辆,摩托车 89300 辆。
              公路通车总里程 169.53 公里。






                                                   ֻ၂ᅣ๙੤๙ਫ਼



                  民国时期境内始有公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7.09 公里,二级路面 48.76 公里,三级路面 2.15
              后,大力兴建国道、省道和县、乡(镇)公路,至                            公里,四级路面 91.46 公里。
              2003 年全区高级路面达 10.07 公里,一级水泥路面





                                                    第一节通公通路




                  ݓ๙֡                                           义乡、上戍乡、临江镇和双潮乡与青田交接,全长
                  104 国道鹿城段 自瓯江大桥南岸至梅岭隧道                        25.58 公里。其中牛岭至后京加油站的 7.507 公里仍
              出口止,全线长 11.59 公里。1984 年 12 月建成通车,                 与 104 国道重复。
              1986 年动工建造鹿城段过境公路,次年 12 月建成
              通车,全长 7.28 公里。1988 年扩建从瓯江大桥至                          സ๙֡
              双屿路段 9.3 公里,改建路基 18 米、路面 14 米宽                        温金公路鹿城段 省道编号 S100,为四车道高
              的水泥混凝土路。                                          速公路。鹿城段自仰义乡后京村起,沿途经洞桥山、
                  330 国道鹿城段 自温州汽车西站过瓯江大桥                        岩门村、双岙村、风门河、双屿立交桥,至梅岭隧
              与永嘉县交接,全长 10.6 公里,其中双屿至瓯江大                        道出口。全线长 7.69 公里。其中,风门河至梅岭隧
              桥与 104 国道重复。1998 年建复线,向西北绕道仰                      道出口段 2.39 公里与 104 国道重复。
   408   409   410   411   412   413   414   415   416   417   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