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7 - 洞头县志(1991-2005)
P. 167

第二编 自然环境
                                                                                                   第四章   海 域

                  虾和鼓虾等以及底栖的鳐 类 。 种类多 、 分布                                  洞头海区底栖生物数量比较
                  广 、 数量大 、 适应性强 、 繁殖率高 、 生命周期短 、 世
                  代更新快 、 资源易于恢复 , 为目前主要捕捞对象 。 表 2 — 14
                       河口性种类有鲳鱼 、 凤鲚 、 鲈鱼 、 脊尾白虾 、                        项                2               2
                  安氏白虾 、 斑、 马鲅等 。 分布广 、 生长快 、 繁殖                   类  季     目     生物量 ( g / m ) 密度 ( 个 / m )
                  力强 , 很多种类能适应海水增养殖 , 可以人工培                           群   节     春季 秋季 平均春季秋季平均

                  育 , 也是捕捞对象 。                                        多   毛 1.400.340.8721645131
                       定居性种类主要有石斑鱼 、 褐菖、 海鲫鱼 、                        软   体 2.4510.146.3094 7 51
                  横带髭鲷和其他鲷类以及日本、 锈斑。 种类                               甲   壳 0.280.050.1718 3 11
                  较多 , 但数量少 , 肉味鲜美 、 价格昂贵 , 系出口创                      棘   皮 0.073.301.69 4 2 3

                  汇的品种 , 其中不乏增养殖的新品种 。                                其   他 0.200.210.21 2 4 3
                       洞头海区全年出现鱼类为 131 种 。 最多在                        合   计 4.4014.049.2233461198
                  夏季 , 为 112 种 , 占总种数的 86.5% ; 其次春季有
                  67 种 , 占 51.15% ; 秋季居第三 , 为 61 种 , 占
                  46.56% ; 最少为冬季 , 为 30 种 。 全年出现甲壳                    八 、 潮间带生物

                  类有 38 种 , 最多是夏季 , 有 27 种 ; 秋季次之 , 有                  洞头列岛潮间带生物区系复杂 、 差异较大 ,
                  24 种 ; 春季为 22 种 ; 冬季为 20 种 。 头足类 5 种 ,          根据生物温度 、 性质 、 地理学分布分析 , 可划分为
                  以春夏季最多 , 均为 4 种 ; 冬季为 2 种 ; 秋季仅为                3 个种类 :
                  1 种 。 其他类 7 种 , 以春季为最多 , 4 种 ; 夏 、 冬二                一是习见广温广布种 : 短滨螺 、 珠带拟蟹守

                  季次之 , 均为 3 种 。                                  螺 、 疣荔枝螺 、 半褶织纹螺 、 泥蚶 、 褶牡蛎 、 青蛤 、
                                                                  缢蛏 、 海蟑螂 、 艾氏活额寄居蟹 、 痕掌沙蟹 、 棘刺

                      七 、 底栖生物                                    锚参 、 石花菜 、 海萝 、 鼠尾藻 、 孔石莼 。
                                                                       二是习见温带性种 : 微黄镰玉螺 、 厚壳贻贝 、
                       洞头海区年平均底栖生物为 9.22 克 / 平方                   中国不等蛤 、 浒苔 、 多管藻 、 拟环膜裂虫 。 其中厚

                  米 , 年平均个体数量 198 个 / 平方米 。                       壳贻贝已发展为优势种 , 是养殖的优良品种 。
                       附 : 1. 洞头海区底栖生物种类出现比较表                          三是习见亚热带种 : 瘤荔枝螺 、 棒锥螺 、 青
                             ( 表 2 — 13 )                         蚶 、 结蚶 、 条纹隔贻贝 、 棘刺牡蛎 、 龟足 、 日本笠滕
                         2. 洞头海区底栖生物数量比较表 ( 表                     壶 、 小石花菜 、 铁钉菜 、 茎刺藻 、 瓦氏马尾藻 、 日本

                            2 — 14 )                              菊花螺 、 黄口荔枝螺 、 带偏顶蛤 、 鳞笠滕壶 、 粗腿

                          洞头海区底栖生物种类出现比较                          厚纹蟹 、 光辉圆扁蟹 、 紫海胆 。
                                                                       岩礁潮间带生物 159 种 , 占总数的 48.4% ;
                  表 2 — 13                            单位 : 种      泥质潮间带生物 142 种 , 占总数的 44.1% ; 沙滩

                    种      类                                      潮间带生物 33 种 , 占总数的 10.2% 。
                            别多毛软体甲壳棘皮鱼类其他合计                            附 : 洞头海区潮间生物量与生物密度变化表
                          数
                   季    节                                                 ( 表 2 — 15 )

                      春   季 363123 4 7 8109
                      秋   季 231519 3 5 3 68
                      共   计 433532 5 9 8132


                                                                1
                                                              8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