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6 - 洞头县志(1991-2005)
P. 166
洞头 县志 第一编 建制区划
DONGTOU XIANZHI 第一章 建制沿革
27 种 , 其中硅藻 22 种 、 甲藻 5 种 。 主要种数有夜
光藻 、 琼氏圆筛藻 、 虹彩圆筛藻 、 威氏圆筛藻 。 秋
二 、 叶绿素 犪
季出现种数为 51 种 , 其中硅藻 40 种 、 甲藻 10 种 、
洞头列岛直接受瓯江口入海径流影响 , 水体 蓝藻 1 种 。 主要种数有琼氏圆筛藻 、 虹彩圆筛
悬浮物体浓度高 , 透明变小 , 真光层浅 , 影响浮游 藻 、 中心圆筛藻 、 辐射圆筛藻 、 豪猪环毛藻和菱形
植物的生长繁殖 。 春季海区表层叶绿素 a 含量为 角藻 。 春季平均细胞密度为 5.8×10 个 / 立方
4
1.42±0.90 毫克 / 立方米 , 高值区位于洞头本岛 米 , 其中圆筛藻占 39.50% ; 秋季平均细胞密度为
东部海区 , 最高值含量为 3.82 毫克 / 立方米 ; 最 11.2×10 个 / 立方米 , 其中圆筛藻占 58.33% , 菱
4
低值出现在洞头岛北部 , 含量为 0.50 毫克 / 立方 形角藻占 9.4% 。
米 。 底层叶绿素 a 的含量低于表层 , 仅有表层的
一半 , 均值为 0.97±0.18 毫克 / 立方米 , 高值出 五 、 浮游动物
现在岛群的南部 , 含量为 1.09 毫克 / 立方米 ; 最
低值出现在洞头岛东部 , 含量为 0.57 毫克 / 立方 洞头海域浮游动物 , 春季有 46 种 , 其中水母类
米 。 中层含量为 0.90±0.32 毫克 / 立方米 。 27 种 , 其他类 13 种 , 桡足类 5 种 , 毛颚类 1 种 ; 秋季
附 : 洞头海区叶绿素 a 含量表 ( 表 2 — 12 ) 33 种 , 其中桡足类 11 种 , 其他类 9 种 , 水母类 10
种 , 毛颚类 3 种 。 洞头海域春季总平均湿重生物量
洞头海区叶绿素 犪 含量 和体积生物量各为 2290.54 毫克 / 立方米和 1.18
表 2 — 12 单位 : 毫克 / 立方米 毫克 / 立方米 , 总平均个体密度为 422.72 个 / 立方
项目 表层 中层 底层 真光层 米 , 变幅为 141 — 787 个 / 立方米 。 桡足类 ( 76.8% )
春季 > 水母类 ( 14.3% ) > 毛颚类 ( 5.8% ) > 其他类
1.42±0.900.93±0.320.39±0.181.048±0.38
( n=12 ) ( 3.1% )。 秋季总平均湿重生物量和体积生物量各
秋季 为 81.76 毫克 / 立方米和 0.27 毫克 / 立方米 。 总平
0.74±0.370.5 ( n=1 ) 0.52±0.240.60±0.25
( n=10 )
均个体密度为 77.73 个 / 立方米 , 变幅为 31 — 136
个 / 立方米 。 桡足类 ( 68.9% ) > 水母类 ( 14.1% ) >
三 、 初级生产力 毛颚类 ( 10.9% ) > 其他类 ( 6.2% )。
洞头海区初级生产力平面分布趋势与叶绿素
a 分布趋势大致相同 。 春季现场初级生产力为 六 、 游泳生物
139.25±100.04m g c /( m 、 d )。 高值区位于洞头岛 洞头海域游泳生物可分为洄游性 、 近岸性 、
2
东部海区 , 最高值生产力为 405m g c /( m 、 d ); 最低 河口性 、 定居性 4 种 。
2
生产力出现在鹿西岛北部 , 为 24.0m g c /( m 、 d )。 洄游性种类有鲨鱼类 、 带鱼 、 大黄鱼 、 鳓鱼 、
2
秋季初级生产力很低 , 均值为 8.30± 鱼 、 黄姑鱼 、 鲳鱼 、 马鲛鱼 、 竹荚鱼 、 鲐鱼 、 日本
2
3.20m g c /( m 、 d )。 各测站的分布范围在 4.0 — 鱼 、 中国对虾 、 长毛对虾 、 日本对虾 、 刀额新对虾 、
14.0m g c /( m 、 d )。 中华管鞭虾 、 鹰爪虾 、 长缝拟对虾 、 赤虾 、 哈氏仿
2
对虾 、 周氏新对虾 、 三疣梭子蟹 、 曼氏无针乌贼和
四 、 浮游植物 针乌贼等 。 集群性强 、 数量大 、 季节变化明显 。
近岸性种类主要有龙头鱼 、 棘头梅童鱼 、 小
洞头列岛海域浮游植物春季出现的种类为 公鱼 、 棱、 叫姑鱼 、 中国毛虾 、 细鳌虾 、 葛氏长臂
8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