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2 - 洞头县志(1991-2005)
P. 162
洞头 县志 第一编 建制区划
DONGTOU XIANZHI 第一章 建制沿革
则有涌浪侵入 。 道 , 东南接黑牛湾水道 , 长约 1.80 公里 , 宽约
【 黑牛湾水道 】 介于半屏岛和大瞿 、 中瞿 、 小 0.93 公里 , 水深 10 米以上 。 水道西端北侧梅花
瞿岛之间 。 长约 6 公里 , 宽约 3.50 公里 。 除东北 礁上设有灯桩 。 海水涨潮流向西北 , 退潮流向东
侧水较浅外 , 其余水深都在 5 米以上 。 该水道入口 南 , 流速均为 2 节 。
处南侧东 、 北 、 西三面皆有山 。 南向诸岛多孤立 , 周 【 东北门水道 】 介于半屏岛与北策岛之间 。
围水深都在 14 — 16 米 , 但各岛之间有许多干出礁 因位于黑牛湾水道的东北面 , 故名 。 长约 1.50
及暗礁 , 泥底 , 宜大中型船锚泊 , 为瓯江口外较大的 公里 , 宽约 0.93 公里 , 水深 20 米以上 。 水道东端
锚地 , 可避除南风外诸向六至七级大风 。 海水涨潮 南侧有乌罗屿 , 其西北侧有一明礁 “ 小乌罗礁 ”;
流向西北 , 退潮流向东南 , 流速均为 1 — 2 节 。 中央南侧的北策岛岸上边有一灯桩 。 该处风浪
【 西北门水道 】 介于小瞿岛与洞头岛之间 。 小 , 是较大的锚地 。 主航道可通万吨级船舶 。 海
因位于黑牛湾水道西北面 , 故名 。 东接洞头港水 水涨潮流向西 , 退潮流向东 , 流速均为 2.5 节 。
第四节海洋水文
月 , 次谷在 4 月 , 主谷值为 25.41‰ 。
一 、 海水盐度 附 : 洞头海域表层盐度年变化过程曲线图
( 图 2 — 1 )
( 一 ) 空间变化
冬季 , 由于受季风影响 , 两江 ( 瓯江和飞云
江 ) 低盐水顺江而下 , 而台湾暖流对近岸影响相
对较弱 , 所以近海呈低盐分布 , 盐度变化于
28‰ — 26‰ 之间 , 由东南向西北递降 , 相对均匀 ,
等值线走向大致与岸线一致 , 垂向上盐度差异很
小 。 由于内侧是冲淡水 , 外侧是高盐水 , 故在 15
米等深处的深水域 , 盐度水平梯度较大 。 夏季 ,
表层盐度在洞头岛和东南高于 33‰ ; 西侧高于
26‰ ; 底层变化于 28‰ — 34‰ 之间 。 图 2 — 1 洞头海域表层盐度年变化过程曲线图
春 、 秋季洞头海域盐度变化和冬季不同 。 春
季受外海海水影响 , 盐度呈现东南侧较高 , 西侧 二 、 潮汐
受两条河流径流影响相对低些 ( 在水平方向上 ,
表 、 底层的差值分别为 1.155 和 1.269 ), 其平均 洞头县境内的海区属我国强潮区之一 , 潮流
值为 28.112‰ ; 其中 28.6‰ — 27.4‰ 占 88% ; 而 畅通 , 属规则半日潮 , 多年平均潮差为 3.99 米 。
秋季盐度明显低于春季 , 其平均值为 26.331‰ , 潮汐参数以洞头 、 鹿西 、 仁前涂为依据 。
其中 26.33‰ — 26.00‰ 之间占 61% 。 附 : 1. 潮汐参数表 ( 表 2 — 7 )
( 二 ) 时间变化 2.1971 年海军站潮观测数据表 ( 表 2 — 8 )
年变化 , 表层有二高二低变化 , 主峰在 7 月 , 3. 瓯江潮候表 ( 表 2 — 9 )
次峰在 2 — 3 月 , 主峰值为 33.27‰ ; 主谷在 10 4. 洞头潮候表 ( 表 2 — 10 )
7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