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4 - 雍正开化县志(点校本)
P. 44
44
暂假民房。阅四载,庚戌改建,正堂损高就中,规制允协,于是衙堂廊庑革故鼎
新,遂攸宁焉。庚申之秋,邑侯吉祥,重整鼓楼,丹艧有加,公署称备美云。岁
久楼圮。康熙三十三年,邑侯蔡腾蛟重建。自是以来,牧兹土者,屡经修葺,而
风雨绸缪,未获尽善。沿至康熙五十八九年间,大堂复圮,继而廊庑、穿堂、仪
门坍塌倾欹。向之称备美者,尽为瓦砾场矣。今上雍正元年,邑令孙公谒选汉阳,
特简调补。二年春,来莅斯土,恻然念之,以为悬象有门,莅治有堂,办事有庑,
出政治而肃观瞻,是皆不容以或缓者。下车伊始,即谋草创,阅两载,政理人和。
始涓吉鼎建,而若堂、若庑、若穿堂、若仪门,无不次第就绪,焕然一新。论者
第美公以庙堂之器,弘经济之才,易瓦砾之区,饰轮奂之美,而抑知公之铢积寸
累,独捐清俸,丝毫不以累之民者,盖历三载,而后告成功也,岂易易哉?由是,
望其门,而知其令之肃焉;登其堂,而知其政之平焉;历其庑,而知其事之理焉。
他日彤廷奏绩,风俗成书。以黼黻圣天子一道同风之治,皆于此卜其兆云。有碑
记,刊艺文。
布政司 在县南百步。天顺间,邑侯陈广建。嘉靖十八年,改灵山寺左,今圮
按察司 在县东二十步。洪武七年,邑侯何永安建。明末圮。本朝顺治六年,邑侯朱
凤台重建,今圮
府馆 在县南二百步。明弘治十年,邑侯程伦建,今废
华埠公馆 在县南三十里
教谕公署 旧在起凤门学内,后学迁城北钟山之麓,讲堂犹存。两学署仍分丽于堂之
左右。甲寅闽变,毁于兵燹。以后皆僦民居
训导公署 本朝康熙五十八年,邑侯王克兴倡率公捐,置得起凤门内民屋一所,计价
六十金。陈学师昕烈复行整理。今在学宫右侧。有碑记
社学 在城隍庙侧
巡检司公署 旧在金竹岭,离县东北六十里。后移马金。今复移住华埠
阴阳学 原系寓居
医学 以惠民药局为署
僧会司署 在灵山寺。雍正七年,奉县选举普鉴寺僧普圣统理
道会司 在颐真宫。俱圮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