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11 - 光绪开化县志(点校本)
P. 611

卷 之 十 二       - 611 -


            地瘠,虽乐从事,而非得万缗权子母而出入之,不可垂久。余方虑
            合尖之难,谋所以补捐之不足。癸酉浙闱,奉调分校,迄竣返任,
            遽丁外艰,时署篆为阳湖吕君懋荣,毅然身任其成。以余因公未得
            速归,徇邑人请留权主讲,即于今年二月甄录开课。其一切章程也,
            官绅商榷尽善,勒之石碑。其筹增经费也,以茶为开产,酌取厘捐。

            既禀请,复以张明经榜魁等牍陈中丞杨公行乃定。余于茶捐一节,
            见成谋之难,辄嘅然于羊傅不如意事十居八九之言也,而吕公实心
            行事,坚忍为不可及云。是举也,开士人皆称善,然综三十六都好
            义之家,闻风而起,实自杜氏倡之。非杜氏之捐,余不能志此志,
            吕君亦无由志余志也,杜氏其与戴氏后先并美已。今余将归,吕君
            亦移他宰。濒行有记,大旨为生徒朂学。而事之原委,嘱余另记之。
            余于是不能无望于董事诸贤也,进而告之曰:天下盛衰兴废之故,

            岂不存乎名与实哉!今各直省郡县无不有书院,而求实效,则十不
            获一。即戴氏捐建之初,亦岂惟事虚名哉?乃自乾嘉迄今而已,经
            理不详何人,田亩不闻何地,岁入租仅值百缗,亦不稔何费,假又
            数十百年,安知不并是区区之租而无之也。《语》云:善始善终。愿
            诸贤勉善其终,毋使后之人慨名存实亡,以书院为饩羊焉可也。至
            于守土之官,鲜不以乐育人才为务者,固非独不佞与吕君之有同志。
            条规具在,踵而行之,复得官师振而作之,祛意见,慎更张,戒瞻
            徇,绝流弊,则书院之泽及长矣。呜呼盛矣!
                 同治十三年岁次甲戌孟冬月越朔有二日,赐进士出身同知衔前
            知开化县事万载汤肇熙譔,上杭傅光篆额,邑人陈雨时书丹。



            天香书院记                                                 吕懋荣
                 山川灵异之气凝聚而发,为人文而其脉络之委输,气势之磅礴
            必错综以见其奇,此事理所必然者也。开化地当新安东南,宋庆元
   606   607   608   609   610   611   612   613   614   615   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