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37 - 民国开化县志(点校本)
P. 437

《开化县志稿(民国 38 年)》          ·437·

             敢全璧以抗秦;善将如韩信,不敢言去汉中而下三秦;通才如刘晏,不敢言理财用以赡军
             食。此有志者所以解体,而忧国者所以寒心也。”又谓“书所谓念终始典于学,与夫监于先
             王成宪者,固不可略也。高宗所以为商中兴主者,以是道也。人君之学异于臣庶,学为王
             者事而已。使大学之道成于皇躬,则其于听言应物,出入起居,发号施令,莫不惟理之从,

             而恢恢有余地矣。臣愿陛下选端亮敦厚通知古今识大体之人,专以侍讲读为职,使之日侍
             左右以备顾问,要令出入禁闼,常在圣前,如汉侍中尚书郎之比,清闲之宴,为圣主陈说
             治道,与夫诚意正心修身爱物任贤驭事之宜,古今成败之事,亦所以资缉熙光明之万一,
             非小补也。”谓“近年禁庭宫邸,与夫宗戚贵近之家,视千百缗仅如粪土,不思民力,轻以
             费用,其享富贵之奉,极骄奢侈丽之欲,皆自古所无有;然其卒也,流离狼狈,亦自古所
             无之苦。是皆不知惜福畏罪仁民爱物之道,故其报如此其酷也。而怀利封己之人,习熟闻
             见,至今犹以侈大为当然,以啬俭为削弱。此不可不变。愿陛下以祖宗为法,崇俭约朴素
             之风,以身率之。每于赐予费给之间,视金帛钱谷,当以生民之膏血、国家之基本视之,
             而无复以近年为比也。”又论:“武臣转官,皆自武功大夫转入横行,得者既众则官益以轻,
             使人人皆怀欲得之心。无有纪极。在于厉世劝功之时,其为敝害为尤大。祖宗之法,文臣

             自将作监主簿至尚书左仆射,武臣自三班奉职至节度使,即是以次迁转之官。而武臣自阁
             门副使至内客省使为横行,不系磨勘迁转之列,既不系磨勘,即非皇城使所得转入之官,
             其除授皆颁特旨。故元丰肇新官制之时,以承务郎至特进为寄禄官,以易监主簿至仆射之
             名,而武臣独依旧,不以寄禄官易之,盖有深意也。政和间,改武官称为郎大夫,遂并横
             行易之而为转官之等级。此皆当时有司不习典故。不思祖宗之深旨,率意改更,以开侥幸
             之门,故流弊日深,且文臣之所谓庶官者,转不得过中大夫,而武臣乃得过皇城使,此何
             理也?自改使为大夫以来,常调之官下至皂隶,转为横行者不可胜数,其弊敝极矣。夫官
             职轻重,在朝廷所以用之而已。朝廷爱重官职不妄与人,则官职重;若轻以与人,得者冗
             滥,则官职轻。官职轻,则得者不以为恩,未得者常怀缺望,他人莫能言也。顾任职未几
             而罢,罢未几而病,病卒不可复起,此有识之士,所以深为天下惜也。”公生平著述不可胜
             纪,已抱病犹不辍,然忧心虑危,时时芟削焚弃,今所存者,《北山小集》四十卷、《麟台
             故事》五卷、《默说》三卷、《宋徽宗实录》二十卷、《广训》六卷、《汉儒授经图》一卷,
             余无传焉。其孤卜以九月辛酉葬于开化县北山之源,属瑀状公行实,将求铭于巨儒硕学,
             以图不朽。谨考核叙如右。

                  绍兴十四年九月吉日
                  龙图阁学士右中奉大夫提举江州太平观鄱阳县开国子食邑五百户赐紫金鱼袋程瑀撰。
                  宣议大夫郑钦墓 在十三都礼范上平冈。
                  《宋故宣议大夫郑公墓志铭》:公讳钦,字德钦,郑姓。其先吴征虏大将军平公之后。
             中祖讳谦,以功封歙。唐颖州刺史元璹公,从歙迁开化之孤峦。有讳至宝者,由孤峦而再
             迁礼范居焉。公之七世祖也。南渡初,睦寇作乱,讳瑀者揭义兵讨贼,悉平之,有功封千
             都统,乃公尊府君也。公性聪慧,好读书,尚武略,襟怀洞达,杰出人表。年尝岁歉,乡
             民饥馁,公竭家赀以赒之,民赖无饥甚多。适逢盗起,公奋身仗义讨贼,又进粮食资助朝
   432   433   434   435   436   437   438   439   440   441   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