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40 - 民国开化县志(点校本)
P. 440
·440· 卷二十一 古 迹
称寿,童仆婢妾无喧哗失礼者。永乐乙未春,衢府长史金实公,素雅重公常过访焉,见其
群居欢爱,规范凛然,因名其堂曰其顺,且为纪,礼部侍郎吾公绅为书厥匾。公居世太约
可纪如此。公生于元统乙亥年正月初十日,卒于建文壬午年五月十一日。太孺人生于元□
□年十一月十五日,卒于永乐□□年七月十九日。合葬里之雷岭天鹅山。长子豺,附马,
今曾孙佩,元孙约,六世孙麃、序等,以为自宋以来,墓道咸有题志,惟公墓尚缺。往时
公从子司正公瑛,尝表公行实,得同年名进士之文以垂不朽,石毁于兵。司正公,子泌登
进士为宪佥,膺于官冗,欲继为之不果。近六年,世孙豪举正德戊辰进士,为福建副使,
时所交皆名卿贤大夫,欲阐扬公德以诏诸后,仍赍志以殁。藉使吾辈复因循逾越,则公之
发祥繁祉盛德不既泯乎,乃命宗孙大化为状以谂于予,欲求铭以镌之石。予闻昔子产仕郑
为贤大夫,其兄铜鍉伯华匿德藏光,不显于世,而人两高之,不以仕不仕为显晦也。公虽
不仕,其建德垂风遗泽之在于子孙者为益盛。若素轩沃之养高林下,棠陵豪之才冠一时,
至今海内传诵不已;他如太学生文言、今廪膳生昆秀、聚奎、聚升辈,怀抱大负者且绳绳
未艾。至于充拓旧业,较昔愈为蕃衍。若此者,何莫非公之积累所致也。仁者必有后,其
公之谓乎。然则见人之后,可以征人之德;观其子孙之昌大,而公之美益彰矣。是宜为铭。
铭曰:维天生物,因材而笃。松柏高陵,蕙兰空谷。半载不践,雨露滋沃。参天宏材,遶
袂清馥。惟公之先,奋起方叔。由本而支,慎山名族。袯襫衣被,亩亩菽粟。有伏必兴,
燕及嗣绩。德厚流光,停鸾峙鹄。玉佩璚琚,亢宗华国。后先辉映,超世拔俗。天鹅之山,
穹岩邃峪。山英川灵,光芒上烛。百世其昌,葆醇膺福。公亡不亡,公侯必复。勒兹元文,
长镇林麓。
乡贡进士文林郎山东青州府昌乐县知县眷晚生次崖徐庆云撰文。
赐进士出身观礼部政福建瓯宁县知县六世孙婿磵滨徐文沔书丹。
赐进士出身中宪大夫河南按察司兵备副使晚生还峰宋淳篆额。
明乡贤吾冔墓 在三十二都溪盘铺(即今官桥头方钗坞口)。
《求乐先生墓表》:予友文山吾君,以宏治甲子九月六日考终于家。明年十二月十日葬
于其乡溪盘铺之原。其子中书舍人翯,既书其世胄履历生年岁月,刻置幽堂矣。迨免丧,
与其弟翕来见,以状授余,乞表其墓。予之辱游吾公最故而知之深也,谊弗可辞。第以耄
荒不文,而又遭冢子与孙之戚,久弗克为。今年夏,舍人复以书来促,乃按状而书之。君
姓吾氏晘,名景,端其字也,别号文山,开化之文山自公始。其父慎斋司训长坦时,生君
于圣宫。幼有异质,敏悟绝人,八岁能赋诗,达官长者,皆以成人礼之。比长侍母于家。
治生之暇,不废讲学。初治《书》及《左氏春秋》,既乃受《易》于佥宪先生泌。所作经义,
多所发明,方深器之,以女弟妻焉。天顺己卯,遂魁乡荐。予以癸未始会君京师,与之论
《易》,造诣甚深,而责善辅仁,尤多裨益。后入太学,与安福刘职景元。四明杨守址维立,
为丽泽之会,声誉帝都,一时士大夫感慕与友,贵游之弟争从受业,莫不以抡魁拟之。而
五上春官俱不偶,人谓宜儒后再举。曰吾亲老矣,可择禄耶。竟就乙榜,得教谕江浦。杨
文懿公以文送之曰:“三釜足乐,万钟何加,景端奚啻加人一等哉。”遂奉慎斋之官。母夫
人徐,以废视弗克偕,乃留其妻若子侍养于家。其在江浦,严条约以身率物,教人讲学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