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63 - 《台州市志》下册
P. 463

台州方言内部有差异,按地区环境划分为10余种方言小区,山区多锵硬宏亮,

                 平原较低柔和缓。大致以灵江、椒江为界,南北两岸居民在语言习俗上均有着较大
                 的区别。江南的椒江、黄岩、路桥、温岭、玉环等处的语音基本一致。江北的临海、

                 天台、仙居、三门及椒江的章安、前所,语音较为接近。

                     境内少数居民中使用闽南话和温州话。闽南话主要使用范围为玉环坎门和温岭
                 石塘、箬山等地,温州话主要使用地区有玉环鲜迭、大麦屿等地,在台州为少数语种。
                     本编记述分南北两片,南片以市区话为主,北片以临海话为主,兼及南北两片

                 的差异。





                                                第一节  语   音



                     声母   台州方言在声母上的差异不是很大。市区话有声母28个,临海32个,天

                 台32个,三门33个,仙居34个,黄岩29个,温岭27个,玉环(楚门)33个。主要特点:北
                 片方言保留古音中的牙音和喉音见、溪、群、晓、匣等,如ci鸡、 cʹi溪、 i奇、 希、 j移,

                 南片方言仅温岭石塘和玉环楚门保留有牙音,其他地方牙音喉音均转为舌面音;比
                 较完整地保留全套古浊塞音、浊塞擦音和浊擦音声母,并、定、澄、从、崇、船、群、匣、

                 邪、禅等。如b-、 d-、 g-、 dz-、 d-、 z-、 -、 v、 等;无翘舌音。舌上音均归齿头音和正
                 齿音, t-、 tʹ-、 -均归ts-、 tsʹ-、 s-或t-、 tʹ-、 d-;海门、路桥、泽国一带鼻音声母n

               (泥、娘母)和边音声母l (来母)的分界不清,如南与兰均读l,农与龙均读log。玉环
                 坎门一带受闽南话影响, f-、 xu-不分,花读为发;鼻音声母m-、n-、 -、 -和边音声母

                 l-及零声母,发音时均有清浊之分,(浊音在声母前标-,以示区别)。




                 表27-1                台州方言声母表

                  声母      临海       天台       仙居        三门       椒江        黄岩         温岭           玉环

                    p      班        拜         布        班         巴        巴           班           班
                   pʹ      攀        派         普        篇         抛        漂           攀           攀
                    b      办        败         别        彭         旁        旁           办           办
                   m       缅        买         买        缅         米        米           晚           咩

                   m      棉        卖         面        棉         迷        棉           慢           慢
                    f      分        翻         飞        番         方        方           番           番
                    v      房        逢         文        凡         房        佛           饭           凡

                                                                         宗教  民俗  方言    · 1519 ·
   458   459   460   461   462   463   464   465   466   467   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