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67 - 《台州市志》下册
P. 467

续表

                   韵母       临海        天台        仙居       三门        椒江        黄岩        温岭        玉环
                                              扎白

                    i                         贴劣
                   u                          各鹤
                   y                          雪绝

                    i      击给                  石iR      笔立        笔别
                    ie     噎别        一值         及        节剧        叶悉         尺         益
                          粒贼        不墨         脱                  粒月         缺         脱

                   u      骨窟        捋忽
                   y      出术                             术        阅悦         曰         越

                     说明:1.天台方言另有4个前响复合元音, i灾台、 u刀包、 ou多贺、 u斗头沟, iu标疗、 ui
                 威灰、 iu悠周。三门有2个, u包毛、 u勾牛、 iu标乔。仙居有3个, e菜来、 ue灰溃、 o包扫、
                 io表桥、 u流愁、 iu用手。2.温岭、玉环方言有后元音,如走、偷、头,椒江、泽国等地均读为
                 i。3.各县市区有自成音节m某亩n儿尔五鱼午;天台话有翘舌音l自成音节,一般只有文读
                 儿、尔、耳、饵。4.、 i、 u、 、 u天台三门发音后鼻音均缺失。


                     声调  台州方言有声调8个(个别地方调值有变化),主要特点:阴阳分界明显,
                 清声母读阴调,浊声母读阳调;四声完整,入声调收声急促,区别明显,去声或高平

               (阴去)或上扬(阳去),但平声与上声调值已很难界分,俱为降调,唯清声母发中降
                 调,浊声母发音稍低沉;调与词组合后,大部分都有变调现象。

                     变调现象较为复杂,各县(市、区)区别较大,今以市区话为主,稍作分析。
                                                                          33
                                                                                          31
                                                                                               3
                                                                                5
                     阴平调一般后面跟仄声字时调值不变,如工作ko  tso 、孤独ku do ;跟平声
                 字时变为升调,如公ko             31-35 家、巾ti 31-35 山、冠ku  31-35 军;重叠时前一为升调,后—
                                     24
                                                              31
                                                        24
                                            31
                 为降调,如公公ko  ko 、斤斤ti  ti 。
                     阳平调变调有二:一是变为高降调,如围裙gy                             31-51 、红旗di  31-51 ;一是变为升
                 调,如抱裙gy       31-213 、小旗di 31-213 。
                     上声变调只有一种,即由中降调升为高降调,如包裹ku                                  31-51 、鼓ku 31-51 楼。阴去
                                                                                55
                                                      55
                                                                44
                                                                                          44
                 一般不变,有时调值稍低如记帐ti 、帐ti 房,群众tio 、众tio 人。
                                                                                44
                     阳去变调有二:一是变为高平调,如工具gy                          24-44 、爱护u ,一是变为中降调,如
                 具gy  24-31 体、护u 24-31 士。
                     入声变调只有一种,变调时,韵母往往亦转为舒声韵,调值变为高降,如割稻客

                                     5
                          51
                    5
                                           51
                                                           51
                                                      5
                 kʹ -kʹ 、摘桔k -ky 、匾额 - 。
                                                                         宗教  民俗  方言    · 1523 ·
   462   463   464   465   466   467   468   469   470   471   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