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7 - 台州市路桥区志
P. 107

第三编 居民生活 ■



                    上寺前王氏 源自椒江洪家大路王王氏。
                    上寺前王氏
                    张姓

                      壕
                             氏
                           张
                         张
                    康
                    康壕张张氏         与青阳张同为永嘉宗。张国灏,字古泉,为吏部侍郎张文玉次子,于北宋真宗
                天禧年间(1017~1021)赴京应试,途中以拜奠先祖张璘夫妻墓(张璘,号守忠,封端国公),停留就
                读于羽委书院和丹崖书院,娶方家垷蔡氏,卜居泉井,移居郭屿岙(下郭岙),发展到康壕张,即为
                康壕张张氏始祖。
                         张
                    青阳张氏       奉唐张九龄为鼻祖。南宋绍兴初(1131— ),张直(字九成,号兰窗)游黄岩,拜
                      阳
                    青
                           氏
                先祖张璘墓,道经灵山乡清洋,见有大蛇盘踞其地,喜,便从永嘉楠溪迁居黄岩清洋,改清洋为青
                阳[张姓源出自黄帝之子少昊青阳氏之孙挥,挥任弓矢之长,赐姓张于青阳(河北清河)],为黄岩
                青阳(今属路桥区)张氏始祖。其后子孙繁衍,派分十族世,分居七份(为青阳张始祖居地)、八份
               (包括沧前)、十份(包括亭屿)、白峰桥、浦口(浮排、白露洋)、安容(包括路西塘)、麻车桥(包括新
                屋张、新郎桥)、逍岙、石曲等地,有“十里青阳张”之称,遂成巨族。青阳张氏有进士3人(元进士仁
                荣、元志,明永乐进士张郃),文武举人各一。
                    童姓

                    上山童氏出自上岙童氏。其先桐庐人,唐乾符六年(879)童希闵官太常,避黄巢乱,徙台州。
                第三世童世康由郡城迁黄岩城西上岙。嗣有迁城中者,有迁上山稠开者。
                    陈姓

                           陈
                             氏
                         屋
                    长
                      带
                    长带屋陈氏         陈昌寅于宋庆历年间(1041~1048)自天台迁居长浦之滨,长子景仁生七子,筑
                一字形屋三十六间,其长如带,因名其地曰长带屋。子孙居石曲、屋基园、下橨、沙园、后陈、百步
                沙、洪洋、度墩、礮台宫、廿六份、沧前、浃头王、后屋、后洋、池头张、天兴屋、上屋、唐山、三甲殿、和
                陈、八甲、官屋陈、西仙浦及临海城关、海门、东金、温岭章袁、黄茅干。族人陈志德,宋绍定间武
                举。授宿州干办、从大将军吴璘破金人有功,袭副将军职。
                    南宋隆兴元年(1163),陈姓从河南汴梁迁入,居长带屋(长浦)、十里铺、杏田(洋屿)等地。
                         陈
                      山
                           氏
                    钱
                    钱山陈氏       元至元间(1264~1294),陈汶(字邃庵)仕台州路提举,奉为钱山陈氏始祖;子玄,
                字望云,爱钱山(蟾屿)山水之胜,遂卜居焉。六代单传到陈徵,字崇恩,号与西,明弘治二年
               (1489)举人,南靖教谕。到第九代有42人,散处环钱山十余里,日后遂成巨族。浃里陈陈氏为钱
                山陈氏分支,立钱山浃里陈族谱。
                         杏
                      田
                    坦田杏田陈氏          陈司聪于元季自仙居迁居洋屿沙园,手植杏树,因名其地曰“杏田”,陈氏始
                               氏
                             陈
                           田
                    坦
                祖。子孙分居杏田、杏西等处。
                           氏
                         陈
                      洋
                    洪
                    洪洋陈氏       陈昌期,字际时,号文园,明万历进士,翰林,因魏忠贤用事,不屑为伍,退老林泉,
                徒居台南,长子肇洪,字一凤,号见洲,赏游至洪洋,见地美风皋,是洪洋始祖,次子肇运,字士连,
                号少榘,由洪洋迁居四衙,是四衙桥始祖。三子肇逵,由洪洋迁居柏岙,是柏岙始祖。
                    朱姓
                    长 浦  朱 氏   大理寺少卿朱琳唐明宗时以直谏见忤,偕孙应期自永嘉廊下隐居临海庙街。宋
                    长浦朱氏
                仁宗时(1023~1063)裔孙朱延灿转迁长浦,子孙分居下里朱、当港桥、朱家浦、方家垷、白分、竿
                蓬、半洋朱、八分朱、泾口朱、高园、路桥、田济、白露洋、安容、龙潭坑、溪岸、张瓦屋、下洋山、稠溪、
                王大洋、大应山、宁溪前洋、大塘、上蒋岙、妙儿桥、杨郭朱、石板殿、塘角头、下大陈、塘头、溪头叶、


                                                            65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