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2 - 台州市路桥区志
P. 102
台州市路桥区志
清
道光二十七年(1847)夏,大雨雹。
咸丰六年(1856)三月,白枫桥至沿海各村,降雹大如鸡蛋,伤害麦禾。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6年5月上旬,横街遭大冰雹袭击,雹大如鸡蛋。
1957年5月11日15时许,峰江、新桥、横街、百步、金清、螺洋、鉴湖等18个乡镇,遭冰雹和龙
卷风袭击。风暴持续1小时,风力达12级;下雹5分钟,雹大如乒乓球、鸡蛋。倒坍瓦房802间,茅屋
1021间;死32人,失踪2人,伤415人;猪牛家禽死392只;油菜、大小麦、蚕豆等春花作物严重受害。
1967年3月27日20时30分至21时前后,持续降雹5~10分钟。冰雹从院桥、路桥区南部开
始,自西北向东南移动,经新桥、金清区入海。受灾地区有院桥、路桥、新桥、金清4个区的14个公
社(镇)。冰雹大的如鸡蛋。重灾区积雹6~9厘米。5195亩绿肥田损失达80%以上,4485亩蚕豆
减产5成。
第四节 雪 灾
南宋
淳熙十二年(1185),积雪深丈余,自十二月至次年正月未融化,冻死人甚多。
淳熙十三年(1186)正月,雪深丈余,冻死人甚多。
清
康熙九年(1670)十二月,大雨雪,积雪深丈余。至次年正月上旬雨雪方止。
嘉庆元年(1796)正月,大雨雪如油,人称“油雪”。冻死橘树、麦苗甚多。
咸丰六年(1856)三月,大雪。
光绪十八年(1892)冬,严寒。十一月积雪深丈余,咳吐成冰,江河冻合。解冻后,冰块随流而
下,冲断浮桥。花木均枯萎。为南方百年未有的大冷天。
中华民国
民国5年(1916)冬,大雪严寒,竹木多枯。
民国 34 年(1945)2 月 10~16 日,连续下大雪 7 天,平地积雪尺余。时当农历年关,因积雪太
深,路上行人断绝。早稻因缺少绿肥施壅,平均收获不到1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61年1月6日至2月16日大雪,时断时续,积雪深18厘米。橘枝、毛竹压断无数。黄岩全县
车辆停驶。
1983年12月29日,一夜间积雪厚达10厘米,造成通讯中断,交通阻塞,果枝压断。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