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8 - 台州市路桥区志
P. 168
台州市路桥区志
进行正常启闭。四是渠系水利用系数低下,仅为50%。为解决灌渠存在问题,2000年4月对总干
渠(15千米)、干渠(141千米)、支渠(4252千米)等渠道及渠系建筑物进行全面改造;总投资12.06
亿元。
长潭灌区续建配套一期工程,于 1998 年 8 月开工,至 2001 年 9 月完成投资 1581.2 万元,完成
土方 64.32 万立方米,石方 4.76 万立方米,混凝土 1.75 万立方米。其中金清港流域完成项目有南
官河疏浚衬砌、桐屿段截弯取直和徐山泾、九条河等4条河道50.12千米疏浚。
第三节 提水工程
农田提水灌溉,传统工具主要有木制水车,又称龙骨车,分为手牵水车、脚踏水车与牛力水
车,平原沿海地区还有风力水车。人工提水劳动强度大,效率低。
民国22年(1933)3月,洋屿村罗惠民、罗乙东、应梁保等人,从上海购进五福牌20马力柴油机
配10英寸管径水泵,为黄岩县第一台农用抽水机,可灌田300多亩;民国25年又添置一台抽水机,
成立洋屿抽水机公用合作社。民国26年成立泉井抽水机合作社,购置12马力柴油机及10英寸管
径水泵各 1 台,灌田 1200 亩,并兼营碾米业务;民国 36 年 4 月,增置抽水机 1 台,灌溉面积扩大到
1800亩。
1950 年恢复原两社 4 台抽水机,成立横街抽水机站。1952 年后,有碾米机的地方,利用碾米
动力陆续配套成抽水机,抽水、碾米两用。为了推广机械提灌,1955年1月,成立地方国营黄岩县
桐屿抽水机站,作为示范;设有5个机埠,装机5台,共112千瓦,灌田7600亩。1956年5月,在桐屿
区石曲乡永丰农业合作社(今路南街道肖谢村、肖王村)安装全县第一台容量 7 千瓦的电动抽水
机,灌溉农田700亩。1958年,开始有船机(机泵落船)。因电力不足,电灌发展缓慢,直至20世纪
60年代末,境内基本实现电灌化。2003年,路桥全区灌溉动力机械4626台,14348千瓦,灌溉面积
23.6万亩。其中,柴油机376台、3448千瓦,灌溉面积5.67万亩;电动机4250台、10900千瓦,灌溉
面积17.33万亩。
第五章 防汛防旱
第一节 组织机构
建立县级路桥区后,成立区防汛防旱指挥部(以下简称区防指),负责组织全境水利工程安全
检查、储备防汛防旱物资、建立报汛通信网络等,行使政府防汛防旱指挥权和监督权。指挥由区
政府分管副区长担任,副指挥分别由区人武部长、区府办分管副主任、区水利与海洋渔业局局长
担任。指挥部成员为有关部、委、办局主要领导。各镇(街道)均成立防汛防旱指挥部,下设办公
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