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42 - 台州市路桥区志
P. 742
台州市路桥区志
第三节 山川名胜
徐偃王墓
《嘉定赤城志》载:“徐偃王墓,在县(指黄岩县)
东南二十五里胜果院(在今路北街道)后。有土砖
台址及石笋尚存。”胜果寺后院山叫徐山。又载:
“徐偃王庙,在县东南二十五里,旧传庙前地尝产六
芝。”其地在今路北街道胜果寺附近。
涩水《徐山耕犊》(又名《偃王墓歌》)诗曰:“偃
王逃战为仁名,何必当初西发兵。泗水河边弃祖
徐偃王墓前两棵石笋
庙,大塘岭下建新城。人尖晓日祈天佑,滨野黄牛
教畜耕。石室龙蛇今走失,徐山不见旧王陵。”
茅山岩画
徐偃王在石室居住下来后,与土著居民相处得十分融洽,闲暇之时,他就四处走走。一天,他
来到茅山之前,看见眼前凸现着一片岩壁,十分壮观。偃王观看良久,产生了一种欲望,于是叫人
拿来工具,也就是石斧石凿之类,就在岩壁上刻凿起来。初时人们不知道偃王刻画着什么,过了
三五天之后,一个“戉”字出现了,大家才明白偃王要说什么。原来“戉”就是大斧,代表拥有的权
力。偃王虽然如今流落到此,但他曾经统领东方36国诸侯,逼迫周穆王让权。刻下“戉”后,偃王
意犹未尽,又刻下一个圆圈,刻上七八条辐线。原来圆圈代表太阳,太阳出自东方,无论徐国或是
现今居地,都在东方太阳升起的地方。圆圈又代表车轮,偃王是坐着车子南逃至此。
自从偃王在茅山刻下岩画后,他的子孙,也陆续在茅山刻下岩画。
玉瓶甘露
徐山又名玉瓶峰,相传东海观音到此,手持玉瓶,施甘露于万民百姓,故名此峰为“玉瓶”。
升谷流金
胜果寺又叫升谷寺。传说过去大雄宝殿后壁有洞,洞口不大,每日从里面流出金光闪闪的稻
谷,从不间断,且不多不少,每日刚好流出一升谷,于是这寺也就叫作升谷寺了。后来,寺内有个
和尚嫌每天流出的谷太少,他偷偷将一根铁棒插进洞口使劲捣,想把洞捣大一点,不想反倒把洞
捣闭了,从此谷也就再不外流了。
寺院所处环境幽美,入口有龟、龙两山,形成屏障;寺前视野开阔,住宅极少,一片绿油油稻禾
生长在水田里;旁山及后山树木葱茏,竹林繁茂。树木中大多是果树,有枇杷、杨梅、橘树,亦有少
量的桃树。逢到开花季节或者果实成熟时,景致十分迷人。
中央山公园
其山原称灵山、钱山(钱屿)、蟾山(蟾屿),今名中央山,公园始建于2010年,是目前路桥区最
“
好的公园。涩水有《央山秋景》一诗:绿叶江南地,池塘映碧波。秋阳如有意,烧遍满山头。”
毓英庙
毓英庙在螺洋街,祀叶适。叶适,字正则,号水心,永嘉人,晚年曾讲学于此,死后葬在圣水寺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