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43 - 台州市路桥区志
P. 743
第三十四编 旅 游 ■
旁大岙山之麓。
清·林孔哲《过大岙》:“沿流似若耶,近午到谁家。竹崦寂藏路,茗园深见花。雨残高瀑响,云
断半山遮。更欲前溪去,村边石磴斜。”
虎头山
虎头山又叫龙虎山,在人峰南面,逍岙旁。清·於相如《九日虎头山登高》:“虎头山势甚巍峨,
一路秋风足啸歌。木叶渐催砧杵急,竹林深护岭云多。人经古洞行犹湿,水静寒潭撼不波。采得
东邻篱畔菊,槐堂归去且如何?”
逍岙县主坟
陶宗仪的母亲赵德贞在元至正六年(1346)去世,葬在石曲之西逍岙。郑元祐《元故白云漫士
陶君行状》载:“配赵氏讳德真,故宋宗室孟本女也,有淑德,先君十二年卒,葬黄岩州灵山乡逍岙
之原,今侍讲张公翥为应奉时铭其墓。”
王逢《题天台陶宗仪母赵县主德真墓志铭后,赵系出汴宋,至今人犹以县主称云》诗:“陶母赵
宗室,贞静白云姿。明珰秋水佩,幼小比光辉。自通良人姓,三星天一涯。孔雀金绣褥,十年梦参
差。手制丹霞帔,及嫁不称时。造次井臼间,跬步必中规。良人既禄仕,婉娩黄发期。落月鉴绮
疏,春霜薄罗帷。生而贤且淑,焉用寿考为。铭旌书县号,琬琰瘗华辞。念昔岐山鸾,其德未云
衰。王风遽沦变,抚卷慨如斯。乌鹊桥银河,青鸟使瑶法。何如五采羽,来仪竹梧枝。梧竹日夜
长,雨露深孝思。孝思人子慕,为述二南诗。”
现今在逍岙山上建有纪念陶宗仪的南村斋纪念馆。
白峰山
白峰山(白枫山)与虎头山相连。清·唐赓(黄岩人)《夏日登白峰观山下雷雨》:“昔闻天目山
上雷声若婴儿,东坡此言我尝疑;今日白峰观雷雨,乃知咄咄造物真离奇。凌晨杖策陟峻岭,天光
黯黯山 溟。松杉漠漠径欲迷,万丈梯空踏云影。行行上层峦,鸟道盘复盘。风声耳后猛,雨痕襟
上斑。须臾忽出乱云上,豁然晴景开心颜。回头不见山下路,远近已堕空濛间。云涛万顷涨浓
墨,昏雾蔽野太阴黑。日晃朗兮射红,电煜烁兮飞赤。雷鼓隆隆,声在地中;游龙辚辚,走云连
风。恍如广陵江上涌潮汐,鱼鼋百怪随波出没海门东。又如登华阳,坐看天外黑水浮,溟濛霹雳
不上岭头树。飞雨不到簷外峰,下界倾盆愁天漏,不知天宇荡荡依然白日悬!苍穹阳开兮,阴閟
下霖兮,上霁何投壶兮,玉女何震怒兮,天帝人间漫讶鬼神愁,山中只是蛟龙戏。目前有景奇复
奇,归来摹写难为辞。茫茫六合无穷事,局守家门安得知。”
水仙祠
水仙祠在龙虎山(即莲花山)脚,传说在很早时,有一女妖在东海里兴风作浪,后到此洞修道,
改恶从善,为民造福,故称为水仙洞。亦有说“水仙祠”是纪念东晋起义军领袖孙恩的庙宇。《晋
书·孙恩传》载:“(孙恩)乃赴海自沉,妖党及妓妾谓之水仙,投水从死者百数。”清末黄岩人王吉人
“
引《衡山传钞》:晋孙恩以逆死,妖党谓其水仙。浙闽间多水仙王庙,恐即孙恩之遗蘖也。”
禅林寺
白枫岙两翼群山连绵,其北为莲花山,禅林寺(香严寺)坐落山脚下。
禅林寺(香严寺)建于唐开元元年(713),建寺不久,天宝四年(745),唐高僧鉴真和尚开始第
四次东渡,率弟子30多人逗留寺内,讲经说法,给香严寺添上光辉一笔。
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