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71 - 台州市路桥区志
P. 871
第三十七编 乡镇街道 ■
梁地属黄岩县灵山乡塘下里。明代实行都图制,西部成陆部分(东至绝倭沥沿线)属五十一都。
灵山乡例置不用,塘下里有名无实。清雍正十一年(1733),对都图另编字号,域内有正鉴仓、三十
都、三十一都部分等。宣统二年(1910),实行自治,域内有金清、下梁、正鉴、同仁(部分)等乡。
1912年民国成立,沿袭清末旧制。民国3年取消民选自治,属横街区。民国16年清丈后,旧
都图废而不用。民国 17 年改街村制为村里制,全县划为 40 区。民国 19~20 年,改村里为乡镇。
民国23年缩编乡镇,域内有金清镇,下梁乡,同正乡(部分)。民国26年全面抗日战争开始,将全
县并为3区,属路桥区。民国27年,同仁从同正中划出。民国28年,横街区重新从路桥区划出,域
内属横街区。民国25年,再次缩减乡镇,域内有金清镇、下梁乡、联同乡(部分)。
1949年7月20日金清解放,8月,成立金清乡、联同乡人民政府,属金横区。11月,温岭县新河
区必胜乡的廿二洞闸以北的村划给金清乡管辖。1950 年 1 月,浪矶山等岛屿解放,建政为黄琅
乡。3月,必胜乡的部分村划回温岭县新河区管辖。1951年3月土改时,金横区的下梁乡、横街镇
与路桥区的峰江乡、安溶乡、保全乡、新桥乡组成新桥区,余下的金横区改称金清区。金清乡划出
五丰、双关、上塘、分水、腰塘等乡后,称金清镇;百步乡从联同乡分出;黄琅乡分为黄琅、白果2乡。
1956年3月,开始区乡调整,域内有金清镇、腰塘乡、黄琅乡、下梁乡等。1958年11月,成立金
清人民公社(大)和新桥人民公社(大)。1959年4月,开始将生产大队(大)改为管理区。1961年7
月,人民公社体制调整,9~10 月,恢复县属区。1969 年 5 月,建立金清镇革命委员会。1981 年 7
月,撤销金清镇革命委员会,恢复金清镇人民政府。1983年8月,开始分批将公社改为乡,生产大
队改为行政村。至1984年3月,行政村改制完成。1992年5月,开始撤区扩镇并乡,6月,撤销金
清区、新桥区。分水乡、腰塘乡并入 金清镇,下梁乡、卷桥乡合并为下梁镇,黄琅乡行政区域不
变。1994 年 8 月 22 日,设立县级路桥区后,属路桥区管辖。2001 年 6 月,黄琅乡并入 金清镇。
2002年4月,撤销下梁镇,下梁镇的19个村(除横龙桥村)和蓬街镇南部11个村并入金清镇。(以上
整理于《民国黄岩县志》《黄岩市组织史》《黄岩县地名志》《路桥年鉴》)
镇西部下梁成陆的时间很早,从阻浪山(九琅山)脚发现的石犁头,说明新石器时期已有人从
事农耕。晋代梁竹、梁松从临海迁居下塘(下梁),子孙繁衍后,不断往东海滨迁居。明正德年间
(1506~1521),在金清港北岸筑成洪辅塘(南至新河,北通海门)、四府塘(在洪辅塘下),海岸外移
3000米。从清康熙十六年(1677)筑成老塘,到光绪二十二年(1896)筑成六塘的200多年间,共筑
成张塘、老塘、二塘、三塘、四塘、五塘、六塘7条海堤,北起海门的赤山庄,南至金清港岸线,海岸外
移6000米。1949~1990年末,台州湾南岸的金清至三甲海塘,从七塘筑至十塘。1959年12月,白
沙堤建成,浪矶山、白沙山岛民可经堤坝到达内陆金清。2005年1月开始在三山涂围涂(属蓬街、
金清两镇),总面积20平方千米。2006年10月开始在黄礁涂围涂,总面积0.67平方千米。
第二节 区位特色
金清镇地处路桥区东部,东临东海,南与温岭市新河、滨海两镇相邻,西与新桥、横街两镇毗
邻,北与蓬街镇接壤,东经121°26′17″~121°39′18″,北纬28°27′27″~28°32′59″。
镇人民政府驻金清大道东1号。邮政编码318058。
辖区东西最大距离 21.15 千米,南北最大距离 10.23 千米,总面积 100.75 平方千米(含海涂),
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