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67 - 台州市路桥区志
P. 867
第三十七编 乡镇街道 ■
15.6%;78家规模企业实现产值27.7亿元,比上年增长20.5%,占全部工业产值的34.4%;实现自营
出口额1.6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7.28%。2009年,工业总产值与上年持平,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共
83家,工业产值25.5亿元,全社会出口交货值12.30亿元,自营出口额16.15亿元。2014年,工业总
产值115.11亿元,比上年增长2.5%;33家规模企业实现产值38.32亿元,比上年增长3.71%,占全部
工业产值的33%。横街镇初步形成机电机械、灯饰灯具、印刷产品、卫生洁具四大支柱行业。其中
机电机械行业分机电行业和农业机械行业两部分:机电有浙江亿利达风机有限公司、浙江绿田机
电制造有限公司等;农业机械有台州信溢农业机械有限公司、大农实业有限公司等。灯具灯饰上
规模企业有真达、长虹等。印刷行业有文平、海光、卫星、三昌等。卫生洁具有欧路莎股份有限公
司等。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家,省研发中心5家,省技术中心3家,省农业科技型企业3家;中
国驰名商标2个,省名牌3个。
第九章 蓬街镇
第一节 历史沿革
建制沿革
建 制 沿 革 明代实行都图制,西部成陆部分属黄岩县灵山乡(例置不用)五十一都(靠近横街
洋屿部分)、五十四都(靠近路南长浦部分)。清宣统二年(1910),筹行自治,划分乡镇,域内有启
明(部分)、镇鲍、同仁、正鉴(部分)等乡。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沿袭清末旧制。民国3年(1914)
取消民选自治,属横街区,为官办自治。民国16年清丈后,旧都图废而不用。民国17年改街村制
为村里制,全县划为 40 区。民国 19~20 年,改村里为乡镇。民国 23 年缩编乡镇,域内有启明乡
(部分)、镇鲍乡、同正乡(部分)。民国26年全面抗日战争开始,将黄岩县并为3区,属路桥区。民
国27年,灵山乡从镇鲍乡中划出,同仁乡从同正乡中划出,增加两乡。民国28年,横街区重新从
路桥区划出,属横街区。民国38年再次缩减乡镇,镇鲍、灵山合并为镇山乡,同正与同仁合并为联
同乡。(以上整理于《民国黄岩县志》)1951年3月土改时,镇山乡分析为蓬街乡、鲍浦乡、镇海乡,从
启明乡分出浦北乡,从联同乡中分为浦南乡、新市等乡(原同仁乡),属金清区管辖。1956年3月开
始区乡调整,启明乡并入浦北乡,鲍浦乡和镇海乡并入蓬街乡,镇海、双关两乡部分并入新市乡。
1958 年 11 月,为金清人民公社(大)浦北、蓬街、新市大队。1959 年 4 月,将浦北、蓬街、新市大队
(大)改为浦北、蓬街、新市管理区。1961 年 7 月,开始人民公社体制调整,9 月以管理区(原先的
乡)设置人民公社,建立浦北人民公社、蓬街人民公社、新市人民公社,属金清区。生产队改成生
产大队。1983 年 8 月开始,分批将公社改为乡,生产大队改为行政村。12 月,浦北公社、蓬街公
社、新市公社改为浦北乡、蓬街乡、新市乡。至1984年3月,行政村改制完成。1986年8月8日,蓬
街乡改为建制镇,将新市乡的新阳村、百步乡的高坦村和浦北乡的杨府庙村划归蓬街镇管辖。10
月24日,蓬街镇的杨府庙街、杨府庙、高坦、新阳4个村民委员会改为蓬街、杨府庙、高坦、新阳4个
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