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88 - 莲都区志
P. 1188

· 1126  ·                                 莲都区志

                 政知先后。其所论崇祀吾夫子,足为古今名言。吾栝兴文,盖权舆于先。今复有李公嗣芳猷
                 于千载下,岂偶然哉?而起衰济溺,其功尤有难于邺侯者。吾以三十年扼腕于衷,一旦幸士
                 气之复振,而多公之大有功于斯文也。故为之记,其事如兹。公讳淳,四川内江人。

                                                                                     ——清光绪《处州府志》


                                                     重建耳房库记

                                                        [明]王明汲

                     栝郡界在瓯、婺间,而丽水为首善,似僻实冲,轩车所过,供亿旁午。赋入十二万有奇,竭
                 力征解,犹虑不足支。目前求其盈余,以借缓急,无有也。从来有库之名,而库竟可以不设。

                 崇祯甲戌(1634),期当辑瑞府县俱以北行,予承乏署郡,复兼庖丽事。问县库,则颓檐破壁,
                 几令人绝倒,即稍存箧,具库书每偃卧其上,虽宵无吠犬,然终有不能安枕者矣。予因思府县
                 俱为一体,府亦无余积,而库且坚久尽善,在县何独不然?乃谋所以创之,庀材鸠工,结构于
                 后堂之右,规制一如大有库。四围重垣,极其完固。上下俱砖石,内外加木栅。库中设架贮
                 箱,其阔可藏数万金。匾其额曰耳房。县衙侧原有轩,渐就倾圮,乃移置后堂左而更新之,与
                 耳房库对峙,仍其名曰笑竹。盖亦仿府储籍楼意也。当财赋匮乏之秋,不敢上请,恐成道傍

                 之筑。一切工费所需,皆捐俸设处,不动公帑秋毫。于时董役者,为县丞郝九畴,饶有敏干,
                 落成甚速。郡伯罗青朱公觐旋,闻之喜甚。予因邀之临视,对酌尽欢。公环向而祝曰:“今而
                 后丽邑始有帑藏也,善建不拔之基也,丰亨富有之兆也,国储民命之所式而灵也,而府且惠徼
                 不浅矣。”予谢不敏,遂援笔记之。

                                                                                     ——清光绪《处州府志》


                                                     重修尊经阁记

                                                        [明]郑汝璧

                     国朝修明,六经颁赐。天下郡学学皆建楼阁以藏书,示所尊也。栝苍郡学明伦堂后,旧
                 有御书楼,藏赐书也。岁久就圮,失所尊意,古皖任公以名进士来守是邦,下车视学,集诸生
                 讲罢,周览学宫,见兹楼将倾惕焉,首务修之。顾郡敝时诎,未易举也。约己节民,逾年而政

                 通人和,乃议兴作。顾同僚郡丞许公、别驾文公、司理李公曰:“兹楼名御书赐经也。经,圣经
                 也,皆所尊也。于名尊经阁为宜。”阁成,语诸师生曰:“经何为而尊乎?六经,断自尧,下迄孔
                 子。尧开六经之源,尊尧也;孔子删述,以垂万世,尊孔也。中间帝王之道,不载六籍,孔子何
                 述,而后世何传,亦尊帝王也。故周太史有藏,孔子适周,得闻礼乐。吴季札聘上国,得见易
                 象、春秋,且闻六代之乐,而知明德,则六籍存焉。盖尊经,自古记之矣。今郡列明伦堂,而后

                 列尊经阁。君臣、父子、长幼、夫妇、朋友,其伦也。《易》《诗》《书》《春秋》《礼》《乐》,其经也。
                 尊经所以明此伦也。诸贤知尊经之义乎?经,常也。天以五常之性命诸吾人,先圣贤发吾性
                 之蕴而著诸经。是经,心经也。《易》,心画也。《书》,心谟也。《诗》,心声也。《春秋》,心法也。
                《礼》、《乐》,心所流形也。六经而下,皆传心之典也。圣贤发挥吾心之理,而著为经,常不易
                 之道,万世奉而行之,如日中天,如神明在临,何其尊也。自圣贤之道微而邪慝兴,是为反经。
   1183   1184   1185   1186   1187   1188   1189   1190   1191   1192   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