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50 - 莲都区志
P. 1450
· 1388 · 莲都区志
专治经学,学者尊称“艮斋先生”。 朱熹在台州期间,二人交往密切,常以老友相称,论学诸
多 ,“一论《大学》《中庸》;一论《礼书》;一论《易本义》。”朱熹佩服其博学,曾云:“尚恨闻见浅
薄,望赐诲谕,勿使有待于后世子云。”曾助朱熹编纂《仪礼经传通解》。
陈 沂
陈沂(1152—1231),字咏甫,一字唐卿,丽水县人。淳熙十四年(1187)进士,初任岳州户
曹,迁武冈军教授,升上杭县令,任满调泉州舶司干官,改任宣教郎,后任霍立、惠安知县。在
惠安任上,适逢粮食歉收,他提倡垦荒,赈济贫穷者,百姓得以生存。惠安濒海,地方官吏常
对来往船只强索豪夺,致使商贾不至,严重影响百姓生活。他整肃纪律,其弊遂除。当时水
利未兴,他捐俸购置田亩,开筑陂塘,可溉万余顷,并造桥两座,以便人民往来。士民在道旁
立碑,纪其功绩。后调任龙阳知县、容州通判,主管建昌仙都观,积阶朝奉大夫。沂性刚介,
居官勤事如处家务,不妄取一毫,所至皆有宦绩。
吴安国
吴安国,生卒年不详,字镇卿,县城人。远祖自江苏迁居德清。祖父吴庠,官处州,遂举
家定居丽水。宣和二年(1120)中进士,授吏部考功郎官、通直郎。宣和七年(1125),朝廷联
合金人伐辽,以收复燕云失地,两国使节来往频繁。宋徽宗遣安国以太常寺少卿出使金国,
但金人背弃盟约,胁安国受其无理要求。安国凛然正色说:“我首可得,我节不可夺,惟知竭
诚死王事,王命乌敢辱。”金人不敢加害,遂予扣留。其间,金人多次以高官及美色相诱,然安
国心怀故国,终不变节。建炎(1127—1130)年间,金人将其拘禁7年后遣还宋朝。卒于袁州
(今宜春)知州任上,享年五十六。入祀丽水乡贤祠。
祝公明
祝公明(?—1127),联城官桥人。元祐三年(1088),请乡举。绍圣四年(1097),补中太
学。宣和三年(1121),特赐学究出身。宣和五年(1123)十一月,授太原府盂县主簿。宣和七
年(1125)八月六日,金兵陷太原,继而侵犯河东各州县,县令弃官逃跑,公明临危接管县事,
率众坚守逾年。靖康元年(1126)九月二日,金人拥兵入城,次日城陷。公明厉声骂贼:“我朝
自立国以来,诸藩各安分处,汝敢不道,称兵践我疆土辱我人民,我当与汝战。”言毕,射中贼
将王芮左臂。相持一日,因援兵不至,被俘,骂不绝口,凌辱至死。建炎(1127—1130)初年,
朝廷特谥“义烈”,在县城檡山儒学南敕建忠节祠祀之。建炎(1127—1130)中,又赠承事郎。
子陶,中宣和六年(1124)进士,官授唐州司户参军。中原失守,陶亦战死在官所。公明入祀
丽水乡贤祠。
姜 绶 姜特立
姜绶,生卒年不详,县城人,故宅在姜山。宣和间(1118—1125),以平方腊义军有功,补
承节郎。靖康(1126—1127)中,金兵再度围困京师(今开封),朝廷召募忠勇之士,送蜡封告
急文书往南京(今商丘)总管司调兵赴援。姜绶以忠翊郎应募,割开大腿,内藏蜡书,身系绳
索,从南城墙缒下,发现遭金兵逻骑俘而被杀。入祀丽水乡贤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