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56 - 莲都区志
P. 1456
· 1394 · 莲都区志
祝大昌 祝公亮
祝大昌(1303—1360),字公荣,联城官桥人。风仪岸特,善论历代治国得失,听者忘倦。
平时乐善好施,助人为乐。时青田盗寇在水上阻截运盐船,丽水百姓无盐食,大昌将家储食
盐,分赠给街坊邻里。有司闻其才德,欲招为吏,大昌笑而辞之。江浙中书行省左丞相聘请
他任处州路教授,亦推辞不就,筑室于南野隐居。入《元史·孝友传》。子祝崑,字彦宗,洪武
七年(1374),被朱元璋召至金陵,举孝廉,授潜山知县。
祝公亮(1294—1375),原名大明,避国讳,改大朋,大昌弟。容貌凝重,人望而畏服。勇
于为学,博览古今典籍。延祐(1314—1320)初,荐为武义教谕。后擢层山镇巡检。为服侍年
迈双亲,辞官回乡。不久,起用为台州杜渎盐场管勾,奏请朝廷减免盐税,朝廷下诏减免杜渎
盐场税额三分之一,并免除了章安、牛头等地盐场税收,百姓生活得以安宁。旋转任处州司
狱,后改任永嘉盐场司丞。至正十二年(1352),任处州录事,跟随处州总管平定龙泉民乱。
后授从仕郎、潭州路录事,不久辟为掾吏。屡受丞相命,佐助将军幕府,多出奇谋。因与大将
军不和,弃官回家。至正十八年(1358),按制擢升承制郎、处州路总管府经历。公亮捐资,助
石抹宜孙修筑处州城。至正十九年(1359),处州城被朱元璋义军攻破,公亮无意仕途,筑别
业以居,赋诗为乐。作诗《樵隐集》若干卷。孙,祝金(1335—1423),字廷心,官应天江浦教
谕,屡典四川、江西等乡试。为唯一入祀本县名宦祠者。
叶 琛
叶琛(1314—1362),字景渊,又名伯颜,高溪人,博学有才藻,为元末明初“浙东四先生”
之一。琛自小天资聪颖,见识非同常人。天历元年(1328),游学京都,因才能超群,入通政院
任职。元至正三年(1343),授浙江兼代宣抚使。至正四年(1344),任歙县县丞。歙县年产纸
五百万张。官府以其质差价贱为由加重百姓赋税。琛明察其中弊端,改革赋税,减轻百姓负
担。至正九年(1349)春,升青田县尹。兴建明伦堂、聘请六经讲师、增加学田、每月参拜孔
圣。后派往龙泉开垦田地,事毕,调武义垦田定赋。青田百姓向省郡请求琛回青田。琛回青
田时,迎接彩船首尾相接,长百多里。至正十二年(1352),升任处州路判官。至正十五年
(1355)六月,受命前往招安黄坛吴德祥。十月被劫持至黄坛寨中。至正十六年(1356)四月
放归。至正十七年(1357),升为浙东道宣尉副使兼处州路同知。四月领兵到沐鹤镇(今鹤
溪)。八月,派遣副将陈仲真平定庐茨义军。至正十八年(1358)春,改任处州路治中,统率官
兵进讨吴德祥,九月平定。因功授行省元帅。至正二十年(1360)三月,经胡大海等举荐,与
刘基、章溢、宋濂应召结伴同赴金陵。朱元璋亲自接见。授营田佥事。至正二十二年
(1362),朱元璋占洪都(今南昌),琛为洪都知府。不久,元降将祝宗、康泰叛乱,琛被俘。祝、
康劝降,琛宁死不屈,大骂叛贼,被杀。葬黄坛岭。洪武元年(1368),追封南阳郡侯,入祀功
臣庙及丽水乡贤祠。
智 度
智度(1304—1370),号白云,俗姓吴,县城人。临济宗二十世祖。少时沉默而旷达,15岁
剃发向佛,入西乡岑峰禅智寺。智度潜心习禅定,通宵达旦,三年不寐。后入白云山福林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