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57 - 莲都区志
P. 1457
第三十六编 人 物 · 1395 ·
智度云游四方,参拜得道高僧。经过二十年苦练修行,深得禅宗奥旨。至正四年(1344),众
僧迎接智度回到福林院。智度又前往天台山参拜先睹无见禅师,得十五真传。先睹圆寂后,
智度为华顶寺住持。至正二十四年(1364),章溢请智度入主龙泉普慈寺。一时间,八百多名
僧侣慕名云集普慈寺。至正二十六年(1366),又入云和武峰寺为主持。洪武二年(1369),朱
元璋下诏征召天下名僧。智度应诏赴京。三年(1370)二月,因微疾辞朝,居于杭州虎跑,随
后前往天台华顶寺,不久回到福林院。五日,偈语书毕,掷笔而逝。火化后,收得五色舍利,
大如菽,门人在寺西建塔置放舍利。智度平时说法偈颂,不许听者记录。有禅者偷偷记其话
语,就将其驱逐出门。宋濂作《白云禅师塔铭》记其事。
王 廉
王廉,生卒年不详,字希阳(熙阳),号茭山先生,县城人。洪武二年(1369),因危素荐授
翰林编修,参修《元史》。时安南王薨,朱元璋命廉前往安南祭奠。出使时,因东汉伏波将军
马援平交趾(今越南)立铜柱以表功,命廉趁此行之便祀之。行至横州乌蛮滩,见其庙宇颓
毁,乃令州民修葺一新,然后祭祀。洪武三年(1370)四月,完成使命,回归京都交旨。四年
(1371),擢升工部员外郎,而廉以越级提升,力辞不拜,改授渑池县丞。洪武十四年(1381),
擢陕西左布政使、太子说书。廉无子,卒后葬杭州西山。入祀丽水乡贤祠。廉博通经史,尤
精于《周易》。生平所著丰厚,有《南征录》、《茭山集》、《迂论史纂》、《左氏钩元》、《三礼纂要》、
《四书详说》等。廉尤精通琴艺,工于篆书和隶书。
杨 本
杨本,生卒年不详,县城人,祖籍中牟县。年轻时入太学,精通擒拿逃遁之阵法。建文元
年(1399),本应募,授锦衣卫镇抚使。时,吴王朱橚视察军伍。本请吴王观兵,王登台,见大
水淼茫淹没台阶,不见一兵一卒。本说:“此即水遁法也。”建文元年(1399)七月,朱棣发动
“靖难之役”。本随大军北伐燕军,常持一铁棒,重30斤,临阵驰突,燕军披靡不敢前。自南北
交战以来,其他将领皆败,惟有本与平安有战功。曹国公李景隆忌,不向朝廷奏报战功。建
文二年(1400)四月,朱棣与李景隆率领的60万军队在白沟河展开一场大规模野战。本请为
阵首,率领孤军出战。李景隆按兵不救,致全军覆灭,本被俘,囚于北平监狱。后朱棣攻打济
南失利,赵王高燧恐本为内应,赶回北平,将其杀害。朱棣知后大怒,斥责道:“本有才略,予
且欲用本,奈何杀之?”
薛希琏
薛希琏(1399—1458),字廷器,别号缶庵,县城人。少时颖异聪敏。永乐二十一年
(1423)领浙江乡试荐,宣德五年(1430)中进士。宣德八年(1433)奉召赴兵部观政,任贵州道
监察御史。正统五年(1440),按察河南,耿直敢言,声望颇高。正统六年(1441),奉命巡视京
市蹋坊,未经月,强豪敛迹,赐晋文林郎。后调任江西巡抚,铲除赋役积弊,劝民出储义仓,倡
导修筑堤塘等,政声益著,升刑部右侍郎。正统八年(1443),京畿内广平(今永年)等府大旱
且发蝗灾,朝廷命希琏前往巡视。希琏整顿吏治,罢黜贪官污吏,蠲免欠赋,缓征租税,严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