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35 - 莲都区志
P. 435

第八编      农民 农业 农村                                 · 387  ·






                                         第七章              农业产业开发






                                           第一节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丽水县是传统农业县,一直以来以粮食作物种植和家庭饲养业为主,其他经济类型作物
                 比重不大。1949—1999 年,全区粮食种植面积维持在 2.33 万公顷以上,2000 年下降到 1.82
                 万公顷,2002年以后每年种植面积在1.33万公顷以下。
                     1982年始,丽水县在不放松粮食生产同时,积极发展农村多种经营。1990年,开始调整
                 农村经济结构,保证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养殖业和茶叶、蚕桑、水果等生产,发展优

                 质高产高效益的大农业。
                     1995年,放慢茶叶和蚕桑的发展速度,保持水干果和蔬菜的良好发展势头。
                     1997年,按照浙江省《山区经济发展规划纲要》要求,把农业综合开发的扶持重点转向提
                 高品质、开拓市场和鼓励加工等方面,农业综合开发在保持原有开发进度的同时,出现多部
                 门、多形式参与开发的新特点。全区水干果、笋竹两用林等农业综合开发基地25万亩,实现
                 农村人口人均拥有1亩经济特产林基地。实施农产品名牌发展战略,“山水”牌椪柑、脐橙双

                 获省优一等奖,提高了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
                     1998年,在稳定早稻播种面积的基础上,积极进行品种结构调整,大力推广新型栽培,推
                 广先进适用技术,提高种粮的经济效益。
                     1999年,调整农业结构,积极发展效益农业,蔬菜生产显著增长。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

                “山水牌”椪柑被评为中国名牌农产品,远销俄罗斯、加拿大等地,实现外销零的突破。食用
                 菌产量提高,出口菇比例有较大增长。
                     2000年,提高优新品种和专用粮比例,水稻面积由上年的1.31万公顷调整至1.05万公
                 顷。优化水果品种结构,调整中晚熟蜜柑 100 公顷,开发以桃为主的优质水果 560 公顷。因
                 地制宜地发展畜禽业,山羊、肉鸽等养殖渐成规模,獭兔年饲养量9万只。
                     2001年,通过农业生产结构调整,进一步调减粮食生产规模,继续发展硬质桃、甜玉米、

                 土鸡、乳鸽等特色种养业的生产。
                     2003 年,稳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 11.75 亿元,比上年增长
                 3.0%。特色水果、无公害蔬菜、畜禽养殖三大产业形成规模化、区域化格局。发展花卉苗木
                 217.3公顷,增长83.7%,圃地产值2680万元,增长31.4%。

                     2004年,莲都区组织实施《浙江绿谷(莲都)生态农业发展规划》,优化优势农产品区域布
                 局。粮食生产出现恢复性增长,种植面积1.12万公顷,比上年增长13.6%,产量5.23万吨,增
                 长16.9%。特色水(干)果、无公害蔬菜、绿色畜禽等传统产业得到提升,花卉苗木、茶叶、笋竹
                 两用林等三大产业呈现增长趋势,其中花卉苗木种植面积337.27公顷,增长54.9%。
                     2010年,按照“提升主导产业,发展潜力产业”的思路,推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
   430   431   432   433   434   435   436   437   438   439   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