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71 - 莲都区志
P. 771

第十七编 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                                      · 723  ·


                 度,共招聘23名优秀青年到乡政府工作。1984年,开展县级机关机构改革,进行干部、人事制
                 度改革尝试。6月,县委在省内率先把一部分干部的管理权限下放给区、镇和部、委、办、局管
                 理。9月,又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干部管理权限及有关干部管理制度。同时,建立县级机关岗

                 位责任制,进一步巩固了机构改革成果。普遍实行乡镇干部选聘合同制。至12月底止,全县
                 从农村优秀青年中选聘了66人到乡社工作。1986年,重新修订《干部管理权限》。对1984年
                 乡级副书记和股、所长的任免考核管理权限下放,分别调整为组织部和大系统管理。同时,
                 对不同层次的干部实行分级归口管理,明确管理职责。1987年,试行区、镇 、乡干部目标责

                 任制考核奖惩办法。1997—1998年,对团市委、市妇联、市农业局等15个机关、部门16名副
                                                    1
                 科级以上领导职位和2名局长助理、名党委委员的职位实行“双推双考”。建立领导干部重
                 大事项、政绩报告制度和干部年度考核制度。2001年,制定出台《区管单位领导班子重大事
                 项议事规则(试行)》《乡镇、街道、部门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实施办法》和《领导干部离任前经济

                 责任和公有财物交接制度(试行)》,建立科级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制度和干部的学习、考勤、考
                 核、奖罚等一系列制度,加强了干部人事工作。2002年起,新录用公务员实行面向社会招考。
                 2006年,为加强领导班子民主集中制建设和全面考核领导干部德、能、勤、绩、廉情况,全面试
                 行《区管领导班子集体决策重大问题议事规则》,并制定出台《区管领导干部实绩考核试行办

                 法》及《区管领导干部实绩考核实施细则》和《党政领导干部任职试用期制度实施办法》《领导
                 干部任职前公示制度实施办法》《区管领导干部辞职暂行规定》等一系列干部人事新制度。
                 2005年,区委常委会决定对干部任免实行无记名投票。2007年,制定出台《莲都区区直机关
                 公务员到基层锻炼制度》。2009年7月,面向全区公开选拔10名副科级领导干部。2010年,
                 出台《莲都区实名推荐科级领导干部办法(试行)》。是年,开展竞争性选拔领导干部,首次增

                 加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方式。
                     干部考察提拔配备              1951 年 5 月,全县共有 186 名乡干部(其中 3 名女干部)。1952 年,
                 根据上级的指导,在大胆放手提拔干部的方针指导下,全县共提拔了133人,充实了县、区各
                 部门机构,加强了领导。1958年,通过党的社会主义整风运动教育和下基层、农村劳动锻炼,

                 提拔了 251 名优秀干部担任各级领导职务。1980—1981 年,对全县干部谈话达 1200 多人。
                 1982年,经考察了解大胆提拔启用了73名后备中青年干部。1983年,按照精干的原则和“四
                 化”的方针,以机构改革为中心,加强各级领导班子的建设。县委常委平均年龄从原53.5岁,
                 下降到 40.6 岁,下降 12.9 岁;县政府领导班子平均年龄从原 46.3 岁,下降到 39.8 岁,下降
                 6.5岁;县机关的部、委、办、局的领导班子平均年龄从原50.3岁,下降到43.5岁,下降6.8岁;

                 区、镇主要领导平均年龄从原45.1岁,下降到41.8岁,下降3.3岁。1986年,重点抓了区乡工
                 业干部、纪检干部的配备和对一些矛盾突出,长期闹不团结,工作受影响的班子及时进行调
                 整和撤换。在考察使用干部时做到体现走群众路线、干部“四化”、合理的整体、能上能下的
                 四个原则。2006年,积极运用《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创新换届考察方法,首次将干部考

                 察承诺制、干部实绩考核运用到乡镇换届考察中和对领导干部的工作实绩进行量化考察,并
                 体现到干部人事方案调整之中。干部调配按照精简效能、合理分工、交叉任职的原则共调整
                 干部18批次308人次,其中提拔32人次,交流148人次,轮岗27人次,转任领导职务4人次,
                 转任非领导职务6人次,免职7人次,其他84人次。2007年,共调整科级领导干部14批315人
   766   767   768   769   770   771   772   773   774   775   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