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3 - 庆元县志(1991-2010年)
P. 113
第二篇 自然环境
第七章 自然灾害
庆元县自然灾害类型有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洪涝是影响庆元最频繁的自然灾害之一,在历史上给
庆元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由于庆元山区,地质环境复杂,故山地型地质灾害多发,
为全省地质灾害最严重、受威胁人口最多的县(市、区)之一。境内地质灾害具有点多、面广、危害大、
发生频率高等特点。
第一节 气象灾害
洪涝灾害
庆元洪涝灾害比较频繁。洪涝灾害大多出现于 6 月,占全年洪涝灾害的 60% 左右;其次是 5 月、7 月、
8 月,10 月亦有出现。
1998 年 6 月 13—24 日,遭遇历史罕见的连续暴雨到大暴雨天气,12 天合计降雨量 875.3 毫米,为
庆元县有记录以来强度最大降雨,史称“二百年一遇”。其中,14 日、20 日、24 日降水量分别为 71.1 毫米、
64.1 毫米、58.4 毫米,达到暴雨标准;13 日、17 日、22 日降水量分别为 96.3 毫米、94.2 毫米、94.1 毫米;
15 日、19 日、21 日降水量分别为 115.9 毫米、119.8 毫米、112.6 毫米,均达到大暴雨。全县损失惨重,
冲毁省道 26 千米、县道 30.6 千米、其他公路 400 余千米,冲毁和损坏桥梁 55 座、涵洞 306 个,塌方
2235 处,通讯中断,受灾人口 13.5 万人。其中,死亡 8 人,重伤 136 人,经济损失 28105 万元。1999
年 6 月 9—11 日,庆元受切变线和静止锋共同影响,连续三天出现暴雨和大暴雨天气。其中,9 日降水量
为 79.6 毫米,10 日降水量为 90.0 毫米,11 日降水量为 104.7 毫米。造成全县受灾人口 7.6 万人,倒塌
房屋 205 间,失踪 1 人,经济损失 5148 万元。2005 年 6 月 18—22 日,连续暴雨,受灾人数 7.8 万人,
直接经济损失 1.2 亿多元。其中,农林牧渔业 0.5 亿元,工业交通运输业 0.2 亿元,水利设施 0.3 亿元,
其他 0.2 亿元。2006 年 6 月 4—8 日上午,连续暴雨,20 个乡镇受灾,受灾人口 4.6 万人,经济损失 1.51
亿元。其中,5 日凌晨 4 时 33 分,左溪电站一级大坝水溢入引水洞,死亡 3 人。2010 年 6 月 16—21 日,
普降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10 个乡镇受灾,受灾人口 3.6 万人,转移人口 4732 人,倒塌房屋
256 间,直接经济损失 1.45 亿元。23—27 日,又出现一轮强降水过程,受灾 1 个乡镇,受灾人口 0.8 万人,
转移人口 1560 人,倒塌房屋 6 间,经济损失 0.08 亿元。
旱灾
1991—1993 年、1998 年、2003—2004 年、2007—2009 年,庆元出现旱灾,其他年份未出现。
1991 年,全县作物受旱面积 2900 公顷,粮食因灾损失 350 万千克,经济作物因灾经济损失 2500 万元。
1992 年,作物受旱面积 2700 公顷,粮食因灾损失 330 万千克,经济作物因灾经济损失 2200 万元。1993 年,
作物受旱面积 2500 公顷,粮食因灾损失 310 万千克,经济作物因灾经济损失 2000 万元。1998 年,作物
受旱面积 5000 公顷,粮食因灾损失 800 万千克,经济作物因灾经济损失 5500 万元。2003 年 6 月 30 日始,
庆元遭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持续晴热高温,气温节节攀升,日甚一日。7 月,平均气温比同期高出近 3℃,
月内高于 35℃日数为 30 天,最高气温屡创气象记录新高。其中,30 日、31 日最高气温分别为 40.6℃、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