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1 - 庆元县志(1991-2010年)
P. 121
第三篇 人口 居民
乡人口 1740 人,占乡总人口的 1.33%。全县人口密度 94.55 人 / 平方千米。
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总人口 141541 人,比 2000 年减少 19.98 人。在常住人口中,
城镇人口 65056 人,占总人口数的 45.96%;乡村人口 76485 人,占总人口数的 54.04%。同 2000 年相比,
城镇人口增加 16466 人,乡村人口减少 54374 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 18.88%;松源镇、黄田镇、竹口镇、
屏都镇、淤上乡、隆宫乡、安南乡、五大堡乡 8 大乡镇总人口 121122 人,占总人口 85.57%,其他 12 个
乡镇总人口 20419 人,占总人口 14.43%;松源镇人口最多,74093 人,占总人口 52.35%,四山乡人口最少,
为 633 人,占总人口 0.45%。全县人口密度 74.57 人 / 平方千米。其中,松源镇居首位,为 575.12 人 /
平方千米;四山乡最低,为 9.19 人 / 平方千米。
第二节 人口构成
民族
1990 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有 13 个民族。其中,汉族 186506 人,占总人口的
99.34%;少数民族 1238 人,占总人口的 0.66%。少数民族中,畲族 1202 人(占总人口的 0.64%)、蒙古族
11 人、回族 6 人、苗族 5 人、侗族 4 人、彝族 2 人、壮族 2 人、普米族 2 人、佤族 1 人、瑶族 1 人、傈
僳族 1 人、黎族 1 人。
2000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有 16 个民族。其中,汉族 178186 人,占总人口的
99.30%;少数民族 1263 人,占总人口的 0.70%,与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相比,少数民族人口比例提
高 0.04 个百分点。少数民族中,畲族 1143 人(占总人口的 0.64%)、蒙古族 35 人、苗族 28 人、彝族 13 人、
土家族 10 人、侗族 9 人、壮族 5 人、满族 5 人、回族 4 人、布依族 4 人、藏族 2 人、瑶族 2 人、维吾尔
族 1 人、朝鲜族 1 人、仡佬族 1 人。
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有 25 个民族。其中,汉族 140089 人,占总人口的
98.97%;少数民族 1452 人,占总人口的 1.03%,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相比,少数民族人口比例提
高 0.33 个百分点。少数民族中,畲族 1131 人(占总人口的 0.80%)、苗族 69 人、水族 41 人、侗族 36 人、
彝族 35 人、布依族 26 人、壮族 20 人、土家族 20 人、拉祜族 17 人、蒙古族 12 人、佤族 10 人、瑶族 6
人、傈僳族 6 人、黎族 5 人、回族 4 人、满族 4 人、朝鲜族 2 人、哈尼族 2 人、藏族 1 人、维吾尔族 1 人、
白族 1 人、仡佬族 1 人、傣族 1 人、土族 1 人。
性别
1990 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男女性别比为 109.42(98096∶89648);2000 年,第五次
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男女性别比为 107.41(92930∶86519);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
男女性别比例为 103.38(71948∶69593)。男女性别比逐渐趋向平衡。
年龄
1991—2010 年,庆元县 0—14 岁人口和 15—44 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均呈明显下降趋势,而 45—
59 岁人口和 60 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人口趋向老龄化,且在加速。1990 年,
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境内 0—14 岁人口 55715 人,占总人口的 29.68%;15—44 岁人口 97397 人,
占总人口的 51.88%;45—59 岁人口 19544 人,占总人口的 10.41%;60 岁以上人口 15088 人,占总人口
的 8.04%。2000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境内 0—14 岁人口 37049 人,占总人口的 20.65%;
15—44 岁人口 96333 人,占总人口的 53.68%;45—59 岁人口 26440 人,占总人口的 14.73%;60 岁以上人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