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37 - 庆元县志(1991-2010年)
P. 437
第二十篇 经济管理
慧,促进政府定价民主化;加强和改进成本调查监审,准确掌握重要商品和服务相关行业经营状况、成本、
技术和供求变化、市场前景、省外同行业相关资料等,为政府制定价格提供科学依据;建立价格政策跟踪
督察和实施效果评估制度,定期调查了解价格政策执行情况和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完善相关价格政策。
第二节 调控与监督
物价调控
中共十四大后,价格改革重点转向调整价格结构、转换价格形成机制,价格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
国家出台多项财政、金融、外贸改革措施,经济运转速度再次明显加快,但是高投资膨胀、高货币发行、
高信贷投放问题突出,价格总水平迅速上升。1994 年,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分别
为 21.7%、24.8%,价格总指数高位运行,通货膨胀再一次成为经济运行中的重大问题。为抑制通货膨胀,
采取严格控制国家管理商品和收费项目提价,年内不再出台提价措施,猛抓“菜篮子工程”,稳定“菜篮
子”价格,做好粮食价格调控,整顿行政事业收费,取消不合理收费项目,建立调价申报、备案与审核
制度,建立完善市场价格监测制度。在国家宏观调控和一系列稳定物价措施作用下,成功实现经济和价
格总水平“软着陆”,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于 1996 年回落至 7.9%,1997 年回落至 2.8%,通货紧缩趋势
显现。1997 年 10 月,爆发东南亚金融危机,供求关系发生根本改变,居民消费心理预期和消费支出结构
发生新变化,通货紧缩迹象日渐显现。价格水平持续低位徘徊,商品零售价格指数连续 5 年在 100 以下,
分别为 98.4、97.7、99.0、98.1 和 98.7,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有 4 年在 100 以下,分别为 99.7、98.8、
101.0、99.8 和 99.1。1998 年开始,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运用价格杠杆促进扩大内需、
结构调整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1998 年 5 月 1 日实施的价格法,从法律上确立宏观经济调控下主要由市
场形成价格的机制。
2001 年,放开粮食购销价格,建立完善粮食储备制度,增强政府调控能力,实施积极价格政策,加
强价格执法和清费治乱减负。2003 年“非典”期间,部分商品市场价格出现异常波动,省物价局及时稳
妥出台对部分防治“非典”相关商品实施价格干预的措施,执行《关于建立应对市场价格异常上涨工作预
案的意见》,使 2003—2008 年价格总水平总体平稳,后期呈现结构性上涨。2003—2006 年,居民消费价
格年均涨幅为 2.0%。其中,除 2004 年在粮食等商品价格带动下涨幅为 3.9% 外,其余年份在 1%—2% 平稳
运行。2007 年 7 月第二季度起,食品价格大幅上涨,使得 2007 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 4.2%。2007
年以后,市场价格不断走高,通胀压力明显增大。2008 年 1 月,省物价局印发《关于贯彻实施临时价格
干预措施的通知》,对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大米、食用油、猪肉、牛奶和液化气生产经营企业实行提价申报、
调价备案制度,严格控制企业提价幅度。国家实施紧缩货币和财政政策,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提出防止
经济和物价过热过快的“双防”方针。省物价局对政府提价项目计划管理,对各地出台政府提价项目提
出指导意见。把握政府调价项目出台时机和力度,避免政府提价和市场自发涨价产生叠加效应,防止推
动市场价格过快上涨,维护市场价格基本稳定。2010 年,按照“强化价格调控监管,深化价格公共服务,
稳定企业减负价费政策,整顿市场价格秩序,规范收费行为,稳定市场物价”总体要求,及时转发上级
教育收费改革、医疗收费和药价改革、电价改革等价费政策,贯彻落实价费政策。
监督检查
2006 年始,每年开展一次涉及企业的以行政事业性收费为主要内容的企业负担情况调查。2006—
2010 年,减轻企业和社会年负担 8980 万元。其中,取消 78 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涉及 17 个部门,暂
停征收 89 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涉及 15 个部门,减轻企业和社会年负担 8608 万元;降低 8 项行政事
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