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3 - 自然灾异志
P. 213

续表23































































                                          资料来源: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提供的全省沿海赤潮观测点档案资料。













                                                                                                第 三 节   灾 害 性 海 浪









                                           海浪是由风引起的海面波动现象,主要包括风浪和涌浪。灾害性海浪指海上有效波高达



                                  到或超过4米的海浪,灾害性海浪会导致海上船舶受损或者倾覆,造成人员落水伤亡和经济


                                  损失。






                                           一、海浪特征




                                           受水深、岛屿、水下及岸线地貌影响,近海与沿岸海湾的波浪特征存在较大差异。






                                           ( 一)近海波浪





                                          近海波浪在春、夏、冬三季以混合浪为主,秋季以风浪为主。风浪的主浪向随盛行季风变



                                  化,春、秋两季多为东北向,夏季转西南向,冬季为北向。涌浪的主浪向稍有偏移,春季多来自


                                  东向,夏季多来自南向,秋季转为东北向,冬季为北至东北向。有效波高平均值介于0.9米~



                                  1.4米之间,最大波高平均值介于1.0米~1.6米之间,季节分布由高到低依次为:秋、冬、



                                  夏、春。



                                          1981—2010年,海上有效波高达到或超过4米的灾害性海浪天数,年平均68.9天,2000


                                  年最多达99天。其中,浙中、南海域的灾害性海浪天数多于浙北;外海域多于沿岸海域。从



                                  成因分析,灾害性海浪天数由冷空气引发最多,其次为热带气旋,之后为冷空气与出海气旋配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