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8 - 自然灾异志
P. 228

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民国33年(1944年)夏始发生滑坡,1989年7月23日再次滑坡,呈圈



                                椅状,长300米,宽200米,平均厚度2米,体积12万立方米。





                                          (五)龙泉市黄渡塔连滑坡





                                         龙泉市黄渡塔连滑坡属大型土质滑坡,位于上垟乡黄渡村。滑坡体为黄褐色碎石土夹石


                                英砂,长1500米、宽200米、厚度10米,面积30万平方米,体积300万立方米。推测滑面为



                                土体一基岩接触面,埋深10米,倾向90度,倾角25度,呈半圆形。民国29年(1940年),第一



                                次出现裂缝,每年夏季(雨季)、冬季(冻融)皆会使滑坡后缘裂缝加大,滑体产生蠕变。①





                                          (六)瑞安市桐浦乡桐溪村滑坡





                                         瑞安市桐浦乡桐溪村滑坡属于小型土质滑坡。滑坡体平面形态呈圆弧形,外缘东、西两


                                侧为山脊,前部系人工取土切坡形成的陡坎,后缘为圈椅状陡坎。滑坡西缘和后缘裂缝发育,



                                东缘变形表现为台坎,前缘则为陡坎。前缘标高90米,后缘122米;滑坡体宽7米、长85米,


                                平均厚度7米,总体积44625立方米。1956年修建桐溪水库时,在桐溪村后山山脚切坡取土,



                                使山体前缘临空,后受暴雨的作用,于20世纪60年代发生滑坡。此后处基本稳定状态,至



                                 1990年8月中旬受台风影响,连降大到暴雨,导致老滑坡复活及新滑坡发生。





                                          (七)长兴县白鹤岭岩质滑坡





                                         长兴县白鹤岭岩质滑坡属中型岩土质滑坡,位于杭长铁路湖州段,距李家巷3千米,离白


                                鹤岭隧道北洞口150米。滑坡处原为铁路路堑边坡,1959年大爆破开挖,堑坡高20米,坡度



                                70度,斜坡稳定性受到破坏,于1966年10月发生滑动,滑动错坎1米~2米。1968年经勘



                                测,发现滑动面在地面下7米~10米,1969年11月又将在滑面上的原挡墙外移0.9米。滑


                                体有20.5万立方米,其中已滑岩体3.2万立方米。随着铁路运输不断扩大,1991年又开始对



                                该滑坡进一步勘测治理,耗资400多万元。滑坡分布区主要地层为二叠系龙潭组杂色砂岩,


                                 由于遭历次构造变动,节理裂隙发育,岩层破碎。滑坡体南侧节理有3组,影响最大的是倾向



                                西南和西北的2组节理,在雨水的长期侵蚀下,沿节理裂隙面岩体风化更为严重,构成岩体中



                                 明显的软弱结构面,并随堑坡变形逐次顺坡滑下。观测发现,滑坡体雨季滑动变形明显,但与


                                 降雨时间稍有滞后,干旱季节则趋相对稳定,呈渐变发展特征。先后发生3次明显的滑动位



                                移,形成上、中、下3个滑坡台阶,中部滑体位移量远较上部大。1992年,开挖抗滑桩深井,井



                                深15米~18米,当时斜坡仍处不稳定状态,井壁出现较大变形。但经此综合治理后,至2010


                                年基本保持稳定。





                                          (八)新昌县芦家滑坡





                                         新昌县芦家滑坡为特大型岩质滑坡,位于长征乡芦家村。滑坡体长600米,宽650米,平







                                       ①  2013年,龙泉市政府对处于该危险区段的村民进行搬迁,消除了隐患。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