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9 - 自然灾异志
P. 229
均厚度25米,体积1170万立方米。处于玄武岩台地边缘的次级平台,物质组成为玄武岩、粉
质黏土和砾石层等基岩及其上覆残坡积层,滑体前缘有高角度临空面,滑动面为煤层和粉质
黏土层。1970年前后,后缘出现裂缝,裂缝深入基岩,当时裂缝宽只有10余厘米,至2010年
已逐渐扩裂为2米~5米,并形成2米~7米的滑坡后壁。建于滑体上的房屋地面、墙体开裂
较普遍;前缘田坎常有滑塌现象,并见数处泉水出露,多处大块田因长期表层蠕滑,竟衍生为
多片小块田。滑坡移动已造成10余间房屋和数十亩农田严重受损,直接经济损失4万元。
(九)新昌县硠下滑坡
新昌县硠下滑坡为大型基岩滑坡,位于长征乡硠下村。滑坡体长250米、宽150米,平均
厚度25米,体积700万立方米。处于玄武岩台地边缘的次级平台,前缘有高角度临空面,滑
动面为已采空的煤层和粉质黏土层。滑坡呈现的破坏变形迹象初现于1978年,建筑物变形、
田坎滑塌、地面开裂等现象较普遍,多处大块田丘因长期蠕滑变成多块小田。滑体局部有发
生表层流动状滑坡现象,造成多处房屋倒塌和水田受损,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
(十)淳安县威坪镇虹桥头村叶家丝厂土质滑坡
淳安县叶家丝厂土质滑坡属小型土质滑坡,位于威坪镇虹桥头东北500米南东向山坡
上。1985年4月25日发生滑坡,死亡8人,伤2人,直接经济损失300万元。滑坡体为舌状,
剖面呈凸形,长80米、宽150米,厚度3米~8米,面积1万平方米,体积4万立方米。冠部标
高150米,趾高120米,滑距约40厘米;冠部存在张性裂隙带,滑坡后壁陡峻,坡度60度~70
度;主要由风化残坡积层及基岩碎块组成,岩性为棕黄色含碎石亚黏土等,滑动面位于岩石风
化面之上。
(十一)三门县海游中学滑坡
三门县海游中学滑坡属小型岩土质滑坡,滑坡体位于学校北侧,在花坟山南麓坡脚旁,紧
贴学校宿舍楼和食堂餐厅等,距建筑物1米~2米。长200米、宽30米,平均厚度10米,体积
6万立方米,滑坡体物质为坡洪积、残坡积含碎(砾)石黏性土、亚砂土。花坟山历史上曾发生
崩塌地质灾害,南坡呈上陡下缓折曲突变地形,上部坡体陡立,坡度达50度~70度,基岩裸
露;中、下部坡度缓,呈20度~30度,为崩坡积层、残坡积层所覆盖,且厚度较大。1987年,该
校师生在实验楼北侧山坡上首先发现数条宽2厘米~5厘米的裂缝,三门县政府拨款在距实
验楼北侧70厘米处修建一条长60米、高5米的临时简易挡土墙。1988年受台汛期连续暴雨
影响,滑坡体出现部分滑动,滑距30厘米~90厘米;滑体中部产生宽10厘米~40厘米、后缘
10厘米~60厘米的裂缝,并形成10厘米~60厘米错落台坎。滑坡前缘局部地段将挡土墙
推倒,或将挡土墙推移至实验大楼,使大楼亦产生裂隙缝,使用砖头水泥加固。自1988年后,
该滑坡体又出现多次小型滑移迹象。至2010年滑坡体前缘渗溢水现象普遍,局部呈下降泉
(在锅炉房后挡墙台阶上方),尤其在雨季,流水量明显增大。是年,海游中学全体师生搬迁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