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3 - 龙港镇志2009
P. 43
概 述 - 1 -
概 述
龙港镇地处苍南县东北部,鳌江入海口南岸,位于北纬 29°36’、东经 120°07’,濒
临东海。 南连宜山镇,西接萧江镇,东北与鳌江镇相通。 距温州市区 50 公里,距县城 17
公里, 是浙江省距台湾最近的港口之一。 总面积 80.7 平方公里。 2009 年末总人口
254442 人,财政总收入 94275 万元。
气候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区,地面水资源丰富,降雨量年平均 1509 毫米以上。镇域
主要为水稻土和青紫色土。 土层深厚,肥力高,水肥热气协调,是苍南县各类土壤肥力
和生产水平较好的土壤。
地质地貌为中国东南、华南褶皱带,温州—临海槽凹区,大陆中生代火山侵入杂岩
带之中,是环太平洋构造——岩浆成矿带的一环,由构造———地层、地体通过复式的嵌
—
合、拼接而逐步形成的。 全境被第四系松散沉积物所覆盖。 古属海洋,经晚更新世至全
新世初期多次沧海桑田变化而成为海积平原。
龙港镇域约于宋前形成村落。民国《平阳县志》载:“南宋宝祐年间(1253~1258),乡
民为抗咸潮入侵,沿海筑堤多道。 内塘自下埠至白沙,称白沙塘;外塘自下埠至舥艚斜
溪,接阴均陡门称东塘。 ”可见当时此间已有人聚居生息繁衍。 据方岩、江口、新渡村之
徐、蔡、孔等姓氏族谱所载,大约于元、明、清时期,尤其是明时为避倭乱从闽省迁入。 也
有先迁至永嘉,尔后转徙于此。
1983 年 10 月,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龙港镇。 建镇之初,龙港人就以敢闯、敢
干、敢试的精神,率先在全国推出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城镇户籍管理制度和民营工业制
度大改革,成功地走出一条不依赖国家投资、主要依靠农民自身力量建设现代化城镇
的新路子,被海内外誉为“中国农民自费建城的样板”和“龙港模式”。 之后,龙港相继成
为温州市城乡一体化试验区、浙江省社会综合发展实验区、国务院农村劳动力开发就
业试点城镇、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小城
镇项目试点镇、温州强镇扩权试点镇。 进入新世纪后,龙港先后获得中国印刷城、中国
礼品城、中国印刷材料交易中心和中国台挂历集散中心四张“国字号”金名片,实现了
从“农民城”到“产业城”的第二次跨越。
龙港镇域古属宜山,素有“纺织之乡”的美称,所产土布古称筒布,历史悠久。 相传
明时就有“田种禾,地种棉,男耕女织”的记载。 清代,家家户户置有手摇纺车和布机,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