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5 - 龙港镇志2009
P. 45
概 述 - 3 -
品城这个载体,重点培育和创建了“中国印刷礼品文化节暨印刷礼品博览会”,2009 年
参展企业近千家,共展出礼品 10 多万个品种,展会成交额近 10 亿元,逐步发展成为全
省乃至全国有较大规模和影响力的专业展会。 是年, 龙港镇共有礼品生产加工企业
1100 多家、个体经营户 1400 多家,礼品及相关产业年产值约 90 亿元。
龙港镇域传统主业为农业,种植水稻和番薯,有着悠久的农业生产历史。 但在漫长
的岁月里,受封建土地所有制束缚,生产技术落后,农业经济发展缓慢,农民生活贫困。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实行经济体制改革,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不断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农业生产得到全面发展,农村经济日益繁荣,农民生活显著改善。
农业总产值、粮食总产量、农民人均收入从 1985 年的 284 万元、1843.5 吨、526 元,分别
增加到 2009 年的 32567 万元、31903.2 吨、11188 元,分别增长 113.67 倍、20.11 倍、26.9
倍。
龙港镇沿海海岸线长 26.44 公里,海域面积 14.7 平方公里。建镇后,加强渔政管理,
保护水产资源,调整近海作业,开拓外海渔场,发展海、淡水养殖,深化鱼货加工,扩大
内外贸易,形成捕养加、渔工商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1987 年 10 月 10 日,农牧渔业部公
布龙港为全国沿海 491 个重点渔港之一。 全镇水产总产量 1984 年为 67.76 吨,1990 年
32308 吨,2000 年 7427 吨,2005 年 8492 吨,2009 年 4563 吨; 产值 1985 年为 273.6 万
元,1990 年 955.1 万元,2000 年 4111 万元,2005 年 3955 万元,2009 年达 8807 万元。 近
年来,渔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海涂围垦加速,海洋捕捞劳动力、海淡水养殖面积逐年减
少,渔业生产已不如往日。
龙港镇域内的教育在明弘治二年(1489)就有了社学。 清光绪年间(1875~1908)设
有私塾两所。 戊戌维新,废科举,倡新学,私塾改为学堂。 民国初期,又改学堂为学校,
如:白沙小学、兰陵小学、关西小学、湖前小学、绿萍小学,还有江口初级国民小学、河底
高蒙城小学。 民国 24 年(1935),基督教堂在方岩下创办 6 年制“培灵小学”。 1984 年
龙港建镇后,迎来了教育发展的第二个春天。 坚持走大社会办大教育的路子,形成公
办、民办一起上,普教、职教、幼教、成教、特殊教五教一体,各具规模、颇有特色的教育
新格局。 1987 年,被评为浙江省基础教育先进镇。 1994 年,龙港镇开始全面实施八年制
义务教育。 1997 年,为苍南县第一个进入温州市教育强镇行列,“两基”工作顺利通过省
人民政府、国家教委验收。 1998 年,进入浙江省教育强镇行列。 至 2009 年,龙港城区中
小学已初步普及多媒体设备,农村学校多媒体普及率达到 70%。 20 所中小学教学仪器
已达到省定的Ⅰ级标准,30 所中小学、幼儿园安装了闭路电视和监视系统。所有学校全
部实现“六配套”。 全镇共有计算机专用教室 67 个,电脑 4719 台。 建镇 25 年,龙港镇辖
区内共建有各类学校 56 所,其中高级中学 7 所,职业技术学校 2 所,初级中学 15 所,
小学 32 所(含村小),聋哑学校 1 所。 全镇共有各类幼儿园 68 所,托儿所 6 所。 全镇在
校学生 45409 人,其中高中 8618 人,初中 16131 人,小学 20661 人。 中小学任职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