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59 - 龙港镇志2009
P. 459

第十四篇 商 贸                                 - 417-




                                               饮食与服务业


                   饮食和服务业包括饮食、旅馆、理发、照相、沐浴、干洗、修补及新兴的特种服务业。



                   饮食业
                   解放前,饮食业均为私营和个体,以街头设摊的小食居多。 经营品种有粉干、手打

               面、馄饨、米汤圆、蕃薯汤圆、炒年糕、米粽、九层糕、油饼、蒸糕、饭菜等。 民国期间,方
               岩、江口、下埠等村街有客栈饭店 6 户、面店 1 户,还有不少摊点。 1956 年对私营商业社
               会主义改造后,撤店并点,湖前有 1 家饮食合作商店,其他均为无证饮食摊点。
                   龙港建镇前后,1983 年底,县饮食服务公司在江滨路开设江滨饭店餐饮部。 翌年,
               供销社设立 1 家饮食部;并有注册的个体饮食店 33 家、冷饮店 8 家。 此后,有龙跃路东

               端的龙港饭店餐饮部、龙翔中路和龙跃路交叉路口东隅的烟糖公司饮食服务部。 当时
               均为国营和供销企业,后相继转让租赁或承包给私人经营。80 年代后期,位于龙翔中路
               的龙港酒家,位于人民路的商业购销站酒家,以及位于龙跃路的锦苑楼酒家等相继出

               现。 这个时期的餐饮,开始注重菜肴的色、香、味和花样品种,酒水的种类日趋多样,还
               开始注意场所环境布置,出现了雅致的包厢。 个体饮食网点骤增,1990 年全镇注册的个
               体饮食、饭店 34 家。
                   90 年代,龙港餐饮业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首先是快餐业异军突起,以快餐为主兼
               营酒席的饭店,讲究规模、档次和品位,既迎合工薪阶层日常饮食消费需求,也适宜一

               般宴请宾朋活动,生意非常红火。 位于建新南路和镇前路十字路口西北隅“大哥大”饭
               庄、紧挨其旁边的建新路“507”饭庄、原来设址于龙跃路与建新路交汇桥头的家外家饭
               庄,是这一批快餐店中的代表。 由于人员流动日趋频繁,这个时期以外地人、特别是来
               自丽水地区人员为主经营的夜市大排档也开始兴盛。 这些大排档晚上营业,凌晨收摊。

               由于免除了店租和其他税费负担,价格相对便宜,还可以让顾客领略异地风味,为龙港
               居民夜生活增加了方便和色彩。 由于同外界交流密切,龙港餐饮业开始打破本地风味
               的单一格局,川味火锅、齐鲁菜馆、东北餐馆等先后在龙港开业。 至 1995 年,全镇餐饮
               业 800 多家,其中个体 801 家,从业人员 2125 人,营业收入 9766 万元。

                   90 年代后期到 21 世纪初,龙港的餐饮业又有了新改观。 首先,以星级宾馆餐饮服
               务为龙头,引领全行业提高品位。 如泰安、龙华、华瓯等一批高档次宾馆,以全新的餐饮
               模式和优质的服务吸引消费者,形成了餐饮业与大城市接轨趋势。 其次中式快餐业新
               秀突起,云天楼连锁店、大榕树连锁店、新友谊、新世纪、舒乐园等一大批新饭庄后浪推

               前浪。 另外,海味楼、龙都、华都、新龙、兴阳、望滩楼等一批老字号酒家坚守阵地,经久
               不衰。到 2000 年,全镇餐饮业 1000 多家,营业收入 24664 万元,其中个体 1325 家,从业
   454   455   456   457   458   459   460   461   462   463   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