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60 - 龙港镇志2009
P. 460
- 418- 龙港镇志
人员 3543 人,营业收入 16969 万元。 这个时期最引人注目的是洋快餐开始在龙港落脚。
位于龙跃路中段的豪客来牛排店、肯德基炸鸡店,位于镇前路东端的“纽约风”西餐店
等,给龙港的餐饮界注入了一股“洋风”。音乐茶座的兴起,是这个时期餐饮、休闲方式变
化的一个新特点。 根据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统计,2004 年龙港镇大型餐饮企业 8 家(其
中限额以上 2 家、限额以下 6 家),从业人员 226 人,营业额 1575 万元,餐费收入1554 万
元,利润 72 万元。 在 8 家餐饮业中,正餐服务 4 家、快餐服务 1 家、饮料及冷饮服务 2
家、其他餐饮服务业 1 家。 至 2005 年,有 1100 多家餐饮业,营业收入 36260 万元,其中
个体 1106 家,从业人员 4249 人,营业收入 22720 万元。 2009 年,全镇有餐饮企业 4563
家,营业收入 15125 万元,其中个体 1253 家,营业额 4535 万元。 较有名气的酒楼是泰安
大酒店、龙华大酒店、凯越大酒店、新丁香大酒店、福华大酒店、东瓯大酒店和王府、华瓯
大酒店。
旅馆业
民国时期,境内旅馆多属夫妻店之类的客栈,吃住合一,设施简陋。 解放初期,客栈
设施仍然很差。1958 年,供销社在湖前、方岩等地设有旅店。1983 年 5 月,住吃一体的龙
港饭店开业。翌年 3 月,县饮食服务公司设立的江滨饭店开张。稍后,龙港供销社旅馆部
开始营业。 但没有一家上档次的旅社。
80 年代后期,位于龙翔中路 516 号的龙港酒家开业,标志着龙港旅馆业进入了新阶
段。 龙港酒家是第一家私人独资创办的上规模、上档次的宾馆。 楼高 7 层,为当时(1991
年以前)龙港最高建筑,客房标准有了新的提高:统一附有卫生间,配备了盥洗设备,还
配有空调、彩电、电话、地毯、沙发、席梦思等设备。 1989 年 10 月,河底高村投资 120 万
元,与温州华侨饭店联营,在人民路创办龙港大酒店。 进入 90 年代以后,位于站前路的
高龙宾馆开业,一度成为龙港旅馆业中的一颗新星。此后,位于龙翔中路的港都宾馆、远
东宾馆,位于蔡家街的华园大酒店,位于西一街的威龙宾馆,位于龙跃路的龙华大酒店
相继开业,龙港旅馆业开始进入群星璀璨的繁荣时期。 90 年代后半期,随着龙港大道的
建设和西部城区的开发、拓展,在龙港西部新城区出现了一批规模较大、档次较高的村
办或个人投资的旅馆。 其中有位于西一街的龙港明珠宾馆,位于纺织三街的金都宾馆,
位于站前路的高新宾馆,位于站前路 542 号的高林宾馆,位于纺织一街的和平宾馆等。
龙港大道建成后,龙港大厦 C-12-14 号开办了天龙宾馆,龙港大道 41 号开办了苍南县
首家台商独资的三星级酒店——泰安大酒店。 在龙港老城区,这个时期开办的上档次、
—
上规模的宾馆有:位于龙跃路的锦江宾馆、金叶宾馆,位于人民路的新雅宾馆,位于镇前
路的龙鑫宾馆,位于龙翔中路的商业大酒店,位于环河南路的华瓯大酒店。在东部城区,
随着该区域工商业的发展,也相继出现了一批具有较高档次的宾馆;主要有位于人民中
路的东大招待所、龙翔中路的海港宾馆、人民南路的华兴宾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