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57 - 龙港镇志2009
P. 457

第十四篇 商 贸                                 - 415-


                   化 肥 1953 年,配合粮食统购,供销社定期举办预售优待业务,品种限硫酸铵和
               过磷钙。 1954 年,化肥重点供应水稻产区,优先供应农业社和互助组。 这一重点供应办
               法,一直沿用到 1960 年。 1961 年开始,实行收购农副产品奖售化肥政策。 此外,还有换

               购化肥、补助化肥、救济化肥、试验化肥等。 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粮食化肥供应不足,经济
               作物化肥有余,市场上出现化肥黑市交易。 1963~1965 年,在推广磷肥同时,大力推广
               施用氨水。 1979 年始,实行以肥换粮。 1985 年,除粮棉外,收购其他农副产品不再奖售
               化肥,改由化肥换购。是年,龙港供销社化肥销量 1146 吨。1987 年至 1991 年,为满足化

               肥需求,供销社外出组织计划外化肥。 此期间,龙港供销社供应化肥 21534.2 吨。 此后,
               农资市场出现多层次、多渠道经营,但供销社仍坚持农业化肥供应。 1995 年,供销社化
               肥销售 7882 吨,2000 年 2000 吨,2009 年 95 吨。
                   农 药 1952 年,供销社开始供应少量 666 粉。 1955 年,农药品种增加了滴滴涕乳
               剂、杀菌剂西力生、赛力散等。 1958~1960 年“大跃进”时期,农药供需矛盾突出,供销社

               生产土农药补充。 60 年代后,农药增加了敌百虫、889 乳剂、乐果、马拉松、稻宁、稻脚
               青。 70 年代初,农药奇缺,群众自行配剂多种土农药,以补化学农药不足。 1975 年后,农
               药增加了杀螟粉、敌敌畏、速灭碱、钾铵磷、井岗霉素、稻瘟净、叶枯净等,而原来的西力

               生、赛力散、六六六粉、滴滴涕等高残留农药,因污染环境,先后停止供应。 随后供应高
               效低毒低残留杀虫剂叶蝉散、杀虫味、呋喃丹、杀虫霜、杀灭菊脂等;杀菌剂有稻瘟净、
               克瘟散、稻脚青、井岗霉素等;除草剂有甘硷、丁草安等。 1983 年始,除供销社外,一些农
               业植保部门也参与经营。 1985 年 9 月,省人民政府决定,农药由供销社与农业部门同时
               经营,但农药储备以供销社为主。 1989 年,国务院决定农药由供销社专营。 龙港供销社

               农药销售量从 1985 年 17 吨,逐年增加到 1990 年的 98 吨,2000 年为 2000 吨。 此后逐
               年减少,2005 年销量 300 吨,2009 年为 20 吨。
                   农用薄膜 1964 年开始使用塑料薄膜育秧,1966 年普遍推广。70 年代后,薄膜使用
               范围从早稻育秧逐步扩大到蔬菜、瓜果等农作物栽培,销量逐年增加。 1982 年,推广质

               薄量轻的新品种地膜。 1985~1987 年,农用薄膜实行多渠道经营。 1989 年 9 月,国务院
               决定农用薄膜由供销社专营。 龙港供销社农用薄膜销售量从 1985 年的 2.7 吨, 增加到
               1990 年的 8.3 吨。 随着农业生产资料流通体制改革深化和厂家直销,供销社农用薄膜销
               量开始下降,从1992 年 11.5 吨,1995 年 14.8 吨,下降到 2000 年 6.5 吨,2009 年为 3 吨。

                   中小农具       1953 年,供销社开始经营中小农具,实行“就地取材、就地加工、就地供
               应”方针,安排手工业合作社(组)生产传统农具,由供销社收购、销售,但多数仍是产需
               直接见面。 1961 年后,竹木农具紧缺,除组织生产供应外,还实行收购竹木农具奖售针
               织品。 70 年代,为缓和农具供需矛盾,降低农业成本,推行“以修为主、修借并举”原则,

               全面推广胶修胶补业务。 80 年代,中小农具实行多渠道经营,供销社销量下降。 农业生
               产技术的不断革新,旧式中小农具需求量逐年减少。 再者,塑料农具制品的上市,竹、木
   452   453   454   455   456   457   458   459   460   461   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