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31 - 武义县志(1986-2005)
P. 1131
第三章 科技活动 ·1063·
即有300多家企业前往参观、咨询、洽谈。会期内有
13所高校与武义企业达成39项合作意向。浙江恒友机
电有限公司、武义机床制造有限公司等合作项目该
年签约并进入实施。这次合作交流会建立了武义企
业与上海高校常态化互动合作通道。
国际合作研究项目
1993年~2000年,县科委、县农能办、省能源
研究所、浙江工业大学与德国不来梅海外研究与发
展协会合作,先后在邵宅乡界首村、柳城畲族镇后
坪山村(后改屏山村)实施“农村能源与住房综合
示范”和“欠发达山区农村社会经济和能源环境综
合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与实践”项目,并取得预期成
果。这是中、德之间唯一的民间合作项目,也是浙
江省农村第一个国际合作研究项目。基于德方代
表彼德·迪马对武义人民的真挚友情和为欠发达
地区农村发展所作的特殊贡献,武义县人民政府报
图188:上海高校——武义企业科交会开幕(摄
请金华市人民政府批准,于1997年11月18日授予彼 于2004年)
德·迪马“武义县荣誉市民”称号。
第三节 科技服务
1986年起,国家科委组织实施旨在把先进的实用技术引向农村,促进农业和乡镇企业进步,引导
农民脱贫致富的科技开发计划——“星火计划”,并开展“青年星火带头人”活动。武义县实施星火
计划,重点是建立两个全程服务体系,培育“菌”、“茶”两大支柱产业。2003年起,省委、省政府
又向武义7个乡镇(全省100个)派遣科技特派员参加扶贫服务。
食用菌全程服务体系
1984年,武义境内已有袋料代替段木(简称代料)栽培香菇试验。1987年,“香菇代料野外栽培
技术开发与推广”项目被省科委列入星火计划,县科委确定青年食用菌技术员李明焱所在车苏村为首
批示范点、县星火项目实施单位。是年,该村28户农民,栽培代料香菇10万余袋,并在壶山、陶宅、
柳城、桃溪滩等乡镇推广成功。1989年,武义县被省科委、团省委列为“青年星火技术致富带头人”
试点县。李明焱以其业绩显著被评为省青年星火带头人标兵和全国青年星火带头人。11月,省科委
选送其为1990年国家星火总公司组织的首批赴日本研修生,专修食药用菌育种、生产、加工、储贮技
术;是年回国后,县科委聘其任县食用菌研究所所长。1994年,李明焱独立经营“金星食用菌公司”
与“真菌研究所”,以其技术特长和科研成果,继续引领武义菇农发展食用菌产业。
1991年,县科委把代料香菇列为重点星火产业开发,并组织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该年全
县规模为400万袋。产值600多万元,菇农净收益300余万元。1992年4月,科委落实专人,自筹资金建
立“食用菌技术服务公司”和“食用菌研究所”,组织产、供、销,保护收购价格。该年秋冬菇发展
到800万袋,同时试推广研究所选育的高温菇200万袋,产值达490万元。是年全县菇农净收益达10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