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38 - 武义县志(1986-2005)
P. 1138
·1070·第三十二编 科学技术
碎米谷咀三分离。具有国内同类机型先进水平(1986年度、1987年度分获省和国家科技进步奖)。
JBW-112型微机巡控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987年,该系统由武义无线电厂开发成功,它采用微机
巡控,功能满足国家标准要求,并增设了定时打印、打印值班代号、火警复检等功能,并采用矩阵扫
描、多重显示、数字滤波、信号传输光电隔离等技术,提高了巡测速度和系统的可靠性。鉴定认为该
技术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乙型石油脂 1987年,武义有机化工厂开发“乙型石油脂”产品成功,并通过鉴定。该产品是PVC
主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辛酯代用品中比较优良的一种,应用效果好,且属实际无毒物质,生产过程
中产生废气可制成副产品——盐酸、次氯酸钙,仍为商品,无直接三废排放。鉴定认为“乙型石油
脂”产品开发成功,填补了省内空白(甲型石油脂1986曾获县一等奖,资料缺)。
2,2'-二氨基联苄二磷酸盐新工艺开发 1992年,由浙江工学院与武义有机化工厂承担的该项目
(1991年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通过省级鉴定,该新工艺以2.2’-二氨基联苄为原料进行低压液相催
化加氢、水相酸化成盐,具有收率高、成本低、质量好,基本无三废的特点。鉴定认为:该工艺属国
内首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无尘超薄石棉布 1991年,武义县无尘石棉厂承担由青岛化工学院引进的“0.6毫米超薄石棉布”
(91国家级新产品计划)试制任务,次年完成并通过鉴定。该产品在单位面积质量减轻条件下抗拉强
度、耐高温增加,克服了石棉防火服普遍存在的粗硬笨重缺点,为消防、锻造、焊接、石油化工等作
业的防火隔热服装提供了优质基料,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无尘湿法生产技术是生产工艺上的一项重
大突破,技术接近或达到国际水平。
QZB-230型电热蚊香全自动包装机 1992年,武义通用电器厂承担该机92省级新产品计划试制任
务,年底完成并通过鉴定。该包装机具备进口新型包装机的功能,而简化了结构,降低了功率,操作
维修更为方便,每台价格仅为进口机的十分之一,产品填补了省内空白,综合性能处国内领先水平,
接近进口同类机先进水平。
3·4·5三甲氧茎苯甲醛 1992年,武义县医药化工厂与协作单位上海新兴医药化工研究所承担该
产品试制(省计经委《工业新产品试制计划》),次年底试制成功并通过鉴定。TMB是甲氧苄啶抗菌
增效剂TMP的主要原料。其生产采用甲酚法合成路线,收效高,三废少,副产品可回收利用,并突破
了相近沸点物相分离的难关,该产品填补了省内空白,工艺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军警特种鞋 1993年,武义行风鞋业公司承担“军警特种鞋”产品试制任务(93省级新产品计
划)。同年完成,经武警天安门警卫队试穿,日本大阪市选点试销,反应良好,是年通过鉴定。其防
滑、绝缘、防穿刺、耐磨、耐腐蚀均达到国家标准。该产品填补了省内空白,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浙江好来西集团服饰有限公司863/CIMS应用示范工程 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工程是国家
863计划(高新技术应用)项目。1988年,由浙江好来西集团服饰有限公司与协作单位杭州商学院、
浙江大学共同承担,1999年完成并通过鉴定。通过项目实施,较全面地实现了企业计算机应用信息,
过程和功能综合集成,大幅度缩短了新产品开发周期,减少了管理费用。鉴定中专家一致认为HLX-
CIMS(现代集成制造系统)工程功能齐全,效果明显,在供需链管理和计算机管理过程控制方面达到
国内领先水平。
催化裂解废旧硅橡胶制备甲基环硅氧烷 1999年,浙江武义博阳实业有限公司以废旧橡胶为原料,
采用催化裂解方法制备二甲基环硅氧烷。2001年通过省科技厅组织的鉴定,认为:催化剂组分的选择
与复配、减压裂解工艺等方面有创新,具有产品得率高、反应时间短、设备腐蚀小、生产能耗低、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