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49 - 武义县志(1986-2005)
P. 1149
第一章 机构与事业 ·1081·
第三十三编 卫生
1986年之后,改革开放的经济、社会成果渐显,群众生活由“温饱”向“小康”过渡,“身心健
康”有了基本条件;政府也有了加快发展卫生事业的物质基础,期间,卫生基础设施大为改观,医疗
设备更新换代,卫技人员业务素质得到提升,历史传染病、地方病、职业病被消灭或得到控制,更多
的社会群体纳入社会医疗保障体系。2005年,县域平均期望寿命由1982年的68.78岁上升到73.78岁。
武义县卫生事业也面临人类共同面对的生态环境恶化所造成的健康隐患,频繁的国际国内交往带
来输入性疾病增加等新课题。
第一章 机构与事业
第一节 行政管理机构
县卫生局是主管全县卫生工作的县政府工作部门,1986年,全局有工作人员10人,其中局长1人、
副局长3人,党组成员共4人。1990年4月,设人事秘书股和业务股,6月,人事秘书股改称办公室。
1996年县党政机构改革,归口管理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简称县爱卫办)。内设机构增设计
划财务科,核定行政编制11名(含爱卫办),其中局长1名,副局长3名,科室领导3名。是年8月,局
党组改建为党委,下属党总支1个、党支部8个。
2002年县机构改革,将卫生局原有的药政管理、药检职能划归县药品监督管理局(县药品监督检
验所划归县药品监督管理局),原由县人事劳动局承担的职业卫生监察(包括矿山卫生监察)职能划
入卫生局。职能调整后的卫生局内设办公室、业务科(县爱卫办)、法制监督科、财务审计科。机关
编制9名,其中局长1名,副局长3名,科室领导4名。2005年年底编内干部中有党员9名,40周岁以下干
部2名,大专以上7名,址在小南门路33号。
县卫生局的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法律、法规;
制定全县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履行卫生执法职能;开展健康教育和卫生宣传;指
导、监督和管理全县社区卫生服务、农村卫生服务等工作;引导中医药的继承、创新;推行中西医结
合。此外承担县红十字会、县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等14个非常设机构的日常工作。1989年,县卫生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