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77 - 武义县志(1986-2005)
P. 877
第二章 县工商业联合会 ·809·
产生执委29名,常务委员15名,彭祖明当选为会长。
武义县工商业联合会(总商会)第五次代表大会 1999年10月11日~12日在县人民大会堂举行。出
席大会代表160名,分成5个代表团,绝大多数代表是个私经济的代表人士,在全县有一定影响的企业
家、纳税大户。本次大会选举产生执委49名,赖康远当选为会长。
武义县工商业联合会(总商会)第六次代表大会 2004年11月9日在县人民大会堂举行。共有190名
代表出席,分成10个代表团。大会选举产生执委68名,汤国清当选为会长。
基层商会建设不断发展,至2005年年底已有开发区(含白洋街道)、壶山街道、熟溪街道、履坦
镇、桐琴镇、泉溪镇、王宅镇、茭道镇等8个基层商会。2004年3月18日,一批经营超市的武义人在江
苏昆山市建立了首家异地商会。成立时有会员64人,会长张建平。
第二节 主要工作
恢复工商联组织 1989年3月,县委决定成立恢复武义县工商联筹备小组,并安排办公地点,拨出专
款。经过大量工作,截至1990年2月26日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恢复登记老会员116名,吸收新会员178名
(其中企业会员133名,团体会员4名,个人会员41名)。此后,武义县工商联工作得以正常开展。
工商界参政议政 随着改革开放力度的加大,工商联组织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从恢
复之时起即作为一个界别参加县政协。工商联也充分发挥参政议政作用,为武义县的经济建设建言献
策。工商联恢复工作的15年间,县工商联会员向县人大、政协提出了议案、提案105件。一批政治素
质高、社会贡献大、参政能力强的私营企业主被推荐吸引到各级人大、政协。据统计,截至2005年年
底,现任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有101名,其中省人大代表1名,市政协委员1
名,县人大代表21名,县政协委员74名,担任市工商联执委会常委的有4名。
扶贫济困回报社会 “光彩事业”是工商联系统发起的一项重要的扶贫济困工作,是广大会员企业
和个人回报社会的重要途径。县工商联引导企业发扬“扶贫济困、共同富裕、义利兼顾、奉献社会”
的精神,动员广大会员积极投身“光彩事业”和其他社会公益事业,涌现出许多感人事迹。在熟溪桥
修复、县慈善总会筹建、“希望工程”助学结对等活动中纷纷捐款捐物。到2005年年底,工商联会员
企业捐资捐款回报社会总额已超过1200万元,其中有的企业单独设立基金,用于社会公益事业。2004
年8月浙江圣奇运动器械制造有限公司向县慈善总会捐资200万元,设立了“圣奇慈善基金”;浙江宏
福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子福在武义一中设立“子福奖学金”。
多途径对外交流 积极组织会员出国、出境考察访问,选送会员外出培训学习,扩大交流、拓宽视
野是工商联的工作职能和优势,几乎每年都要组织会员出国考察。1995年武义县组织“中国温泉节”
期间,县工商联还与泰国清迈中华商会签订了结成友好商会的意向书。多年来,县工商联还先后组织
会员企业参加全国、省、市经贸洽谈会、工科会、产品展销会等,达成科技合作项目200多个。同时,
县工商联把加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培训、教育,提高企业家政治、业务素质放在首要位置,利用选
送和就地培训两种形式,多种途径培训企业家,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后,县工商联每年组织培训班4次
以上,并选送企业家到中央党校及省、市相关部门学习培训。
为企业排忧解难 工商联作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娘家人”和“代言人”,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的同时,认真履行职能,热心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排忧解难。工商联机关干部每年下企业调研100余次,
每年为企业解决问题50件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