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81 - 武义县志(1986-2005)
P. 881
第三章 县总工会 ·813·
设立了接待室,并在乡镇(街道)工会和县经济开发区工委建立19个职工维权工作站,形成两级维权
网络,依法开展工会维权工作。其主要职责:接待职工来信来访;开展法律咨询;参与、支持和代理
职工合法权益案件的调解、诉讼;受理、审查、支持职工法律援助案件。2005年,两级维权网络处理
劳动争议案件441件、拖欠工资案件357件、工伤案件79件,法律法规咨询201件,以及职工困难救助
等,涉及职工5281人次,金额309.91万元。
第四节 职工民主管理
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简称职代会),是企事业单位实行民主管理的基本
形式。1979年10月,在国有和城镇集体企业推行;1984年在教育、卫生等事业单位推行,2002年在非
公有制企业推行。职代会有审议权、决定权、建议权,对领导干部有评议权、监督权。1989年,县总
工会抽查了32个单位的职代会职权落实情况,其行政提交职代会审议的方案共124项次,内容涉及生产
经营、工资调整、职工生活福利方案和职工处罚意见等。另据125个职代会审议的926项方案的审议情
况,其中:865项通过,占94.5%;61项未通过,占5.5%。
厂务公开制度 是1999年4月新实行的廉政建设举措。县成立了厂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
总工会。实行厂务公开要求围绕职工群众关心、反映强烈的问题,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企业
改革、发展的决策问题;除了规定不宜公开和商业、技术机密外,都要逐项公开。实行厂务公开的
单位,均制定了《厂务公开实施细则》;设立“公开栏”、“意见箱”;公开范围逐步扩大,工资
晋升、奖金调整、人事调动、领导住房都列入了公开范围。2000年厂务公开推出大宗物资招标公开采
购办法,改变了过去的随意操作。2003年,厂务公开在乡镇(街道)、机关部门和非公有制企业中推
行,确定了51名联络员,沟通情况。2005年聘请了14名监督员,对单位厂务公开情况进行明察暗访,
使厂务公开制度成为一项长效性、制度化的廉政建设措施。
第五节 宣传教育
职工学校 是县总工会的宣传教育阵地,其前身为职工业余学校,1951年9月成立,历史上三次停
办。1981年6月,经县政府批准恢复,从此走上了正常办学轨道。开始借用壶山小学教室,1984年搬进
新楼,扩大了办学规模。1989年由单一的业余改为业余、全日双轨制,1993年开办中专班,成为省职
工进修学院中专部的教学点。学校还担负工会干部规范化岗位培训和待业青年就业前培训,成为一所
以中等教育为主,多学科、多规格、多层次的综合型职工学校。1986年至2005年共举办各类学科456个
班级,结业和毕业学员18920人次。
工人文化宫 是县总工会的宣传教育阵地,其前身为工人俱乐部,1951年12月成立,历史上两次停
办。1978年恢复后,特别是1984年工人俱乐部和1993年工人文化宫建成投入使用,有了活动场地,设
备日趋齐全,开放了11个活动室,组成了各种职工兴趣小组和业余艺术团、队,成为宣传教育、娱乐
服务的精神文明重要阵地,每天来工人文化宫活动的职工在300人以上。除了场地活动外,还开展基层
文艺辅导、组织职工业余文艺调演、节日演出、体育比赛等。 2001年因市政建设,县总工会位于解放
路的两栋建筑拆除,工人文化宫失去开放的物质基础;2001年10月与职工学校合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