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4 - 《舟山市志(1989—2005)》上卷
P. 114
八
随着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消费水平提升,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质量提高,
居民生活日益改善。
2005年,城镇单位职工年平均工资24678元,是1989年2269元的10.88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5524元,是1989年1626元的9.55倍。渔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642元,是1989年1706元的4.48倍。农村居民人
均纯收入6980元,是1989年1082元的6.45倍。2005年城乡居民储蓄存款1735399万元,是1989年59004万元
的29.41倍。人均储蓄存款达17942元。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0950元,是1989年1598元的6.85倍;渔
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6223元,是1989年1652元的3.77倍;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819元,是1989
年1029元的4.68倍。
消费结构变动非常明显,且更趋合理。粮食、蔬菜植物性食物消费量减少,动物性食物消费量增长,食
物消费结构由主食型向副食型转变。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不断下降。
1989年,城镇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为51.3%,2005年下降到35%。渔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1995年为
51.3%,2005年下降到42.3%。城乡居民食品消费观念变化,在外用餐支出增加,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在外用
餐支出761元。穿,从一衣多季、数量少、自我加工为主,转变为一季多衣、多样化、成衣化为主。穿着从单
纯的蔽体保暖转为求新、求美,转向财富、个性和价值的体现。衣着支出成倍增长。住,城乡居民居住面积
增大,居住设施明显改善。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21.99平方米,渔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
44.34平方米。城镇居民家庭普遍使用管道煤气或液化石油气,渔农村居民普遍使用液化石油气。自来水基本
普及,卫生设施也有较大改善。交通、通信消费发展。交通方式从自行车、摆渡及公共汽车,逐步发展为摩
托车、电动车、私家轿车;岛际交通亦增添了不少高速快艇。通信方式则由邮信、电报和手摇式电话发展到
住宅电话、移动电话。2005年,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电话机达98部,移动电话达160部;渔村家庭平均每
百户电话机达97部,移动电话达159部。
20世纪90年代,彩色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和电风扇等高档耐用消费品进入居民家庭。21世纪后,家
电消费从追求“量的满足”转向“质的提高”。在城镇,家用电脑、数码照相机、组合音响、空调器、摄像
机、钢琴、健身器材等也进入居民家庭。
城乡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提高。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娱乐文教及服务支出1512元,占消费支出的
13.8%;渔农村居民用于文化教育、娱乐消费支出886元,与1989年相比有较大增长。医疗保健消费支出亦有
较大增长。
17年来,随着改革开放深化,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成就巨大,但存在明显不足,全市经济总量仍然不大,
社会保障等问题比较突出,土地、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仍然紧缺。随着舟山跨海大桥的建成,舟山和大陆
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国务院批准设立浙江舟山群岛新区,这为舟山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