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69 - 《舟山市志(1989—2005)》上卷
P. 269

下联动”的基层工作新格局。是年,把舟山全市100万人口、43个乡镇(街道)分成2360个网格、1.69万名党
               员,联系37万户、97万余名普通群众,就像党委政府连接基层的“千里眼、顺风耳”,既能深切地体察百姓疾

               苦,热情相助,排忧解难,又能敏锐地感知社会矛盾,及时施策,防患于未然。
                   至2010年底,舟山“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开展3年多来,已初步形成覆盖城乡、条块结合的

               市、县(区)、乡镇(街道)、社区(村)、网格五级组织管理体系。组团服务人员超过2.1万,联系服务群众
               97万余人,解决问题4.9万余个,办结率99.67%。全市网格管理服务团队成员记载电子民情日记17万余篇,发

               出服务短信1800余万条。








                                                    有 效 手 段 与 举 措





                   为了把为人民服务落到实处、写在明里,强化“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的工作职责,落实管理服务
               责任,采取了“包管理、包服务、包教育、包提高”一系列明确的举措:网格党小组每月召开1次工作例会,

               分析梳理群众意见、建议,研究对策、措施并抓好落实;网格党小组每名党员每月进行3次普遍走访,具体了
               解所联系群众的思想和生产生活情况;网格管理服务团队以重点联系和专业服务为主;网格管理服务团队成

               员一般每年集中安排4次普遍走访,深入了解网格内各户的详细情况。
                   运用信息管理技术提升管理服务效能。以市信息中心的信息平台为依托,充分利用市属各部门局域网和

               数据库,建立了综合性、集成式、共享性的“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信息管理系统,将信息网络连通到
               县(区)、乡镇(街道)和每一个社区(村)。当群众诉求被以短信、电话或走访收集输入信息系统后,系

               统立即自动受理,按照内容分类和流转程序传递到全市各级、各职能部门,由相关单位负责限时办理,做
               到“一口受理、一网协同、实时监控、双向考核”。这使群众反映的问题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落实,不仅提升

               了办事效率和质量,而且便于监督,防止推诿扯皮现象的发生。信息管理系统还鼓励和督促网格管理服务团
               队成员撰写电子民情日记,记录工作情况和所思所悟,作为考核干部转变作风、联系服务群众、发挥职能作

               用及评十佳乡镇、十佳社区、十佳网格管理服务团队成员等方面表现的重要依据。一年时间内,发服务短信
               1800多万条次,收到老百姓的办理需求短信5000多条,通过短信平台受理5000多条,群众对团队服务人员

               满意度为89%。
                  “定期研判”贯穿了“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始终。各级党组织建立定期网格民情研判制度,

               根据社情民意,重点研究关乎民生、民富、民安的普遍性问题;社区(村)党组织、乡镇(街道)领导班子
               定期听取网格管理服务团队的工作情况;市、县(区)管理服务办公室定期对基层反映的问题进行专题研究,
               经分析梳理后交相关部门办理。定期研判大多采取类似民主恳谈的方式,使研判过程既成为解决问题的过程,

               又成为党委政府和基层党组织民主决策和加强对基层工作领导的过程。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