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44 - 《舟山市志(1989—2005)》上卷
P. 344

第 二 节   海 水 盐 度





                                                       盐 度 变 化

                 海水盐度是海洋水量平衡的反映,是较为保守的水文要素。当平衡被打破时,就会出现盐度增加或减少
             的时空变化。以长江、钱塘江等河流的陆地径流为主形成的沿岸低盐水和以台湾暖流为主形成的外海高盐水

             的盛衰强弱,决定了舟山海域的盐度变化和分布。
                 年变化可分为两个水域。岱山以北水域,受陆域径流控制为主,随着长江、钱塘江等河流一年中的
            两次汛期,盐度也出现两个低值,第一个出现在7月,第二个出现在10月,而以第二个为低,如大戢、滩浒。

            岱山以南水域,受台湾暖流的消长控制,夏季台湾暖流西移,月平均盐度最高值出现在8月;秋末冬初沿岸流
            南下,出现低盐。


















                                                大戢、滩浒站表层盐度年变化


                周日变化    主要是潮流引起。舟山海区属半日潮流区,潮流一日呈两周期变化,相应地反映在盐度日
            变化上。盐度通常在高平潮前后最高,在低平潮附近时为最小。一般说,盐度日变化夏季大于冬季。其日变
            幅,除大潮大于小潮外,朱家尖以西、以南水域较小,日变幅为2‰ ;而中街山列岛附近水域较大,其值可大
            于5‰。


                                                       平 面 分 布

                冬季:在偏北季风作用下,以长江冲淡水为主体的沿岸流沿岸南下,台湾暖流影响减弱,水域基本被低

            盐的沿岸水控制,外海高盐水仅在嵊山东侧水域成舌状楔入,在泗礁以东到中街山列岛以南的水域形成表层
            盐度大于25‰ 的高盐区。低盐区分布在海域的西北部,其中崎岖列岛到花鸟岛一线以北、以西水域的盐度值
            小于20‰,最低值为15.84‰。盐度等值线呈西北—东南走向,盐度值自东向西递减。
                夏季:在偏南风作用下,长江冲淡水主轴指向东北,台湾暖流势强劲盛,其影响遍及整个东海浅水水域,

            前锋可达舟山岛以北,与沿岸水构成明显的锋区,故整个海区盐度水平梯度较大。盐度值东南部水域大大高
            于西北部水域。盐度等值线基本上呈东北—西南走向。高盐区分布在长涂以东、以南水域,其值大于27‰;
            低盐区在嵊泗以北及嵊泗至火山列岛一线以西水域,其值小于22‰,最低值在北鼎星岛附近,为12.76‰。盐
            度水平梯度最大的是嵊泗至火山列岛及中街山列岛水域。
   339   340   341   342   343   344   345   346   347   348   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