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92 - 《舟山市志(1989—2005)》上卷
P. 592
米,塘面宽3.70米。1998年8月动工,2000年9月竣工,改建后的滨港路集交通、休闲、旅游观光于一体。二期、三
期工程连沈家门滨港路与大干塘、平阳塘、中弄塘、蒲东塘、新花塘、西塘角塘6条海塘为一塘,1998年5月—
2001年11月,完成二期工程,总长4400米。1998年10月—1999年,建成三期工程,长7500米。二期、三期工
程塘面高2.7~3.0米、3.9~4.2米,塘面宽6.0米,迎水坡1∶0.5,背水坡1∶2.0。迎海面混凝土面板和细石混凝土
灌砌块面护面,挡浪墙混凝土,塘顶混凝土护面,背水坡混凝土护坡。建水闸25座43孔,总净孔径71米。工
程总投资7900万元。保护面积2.63万亩,保护人口12万人。按地域分归普陀区沈家门街道、勾山街道管辖。
岱山县城防工程 主要为高亭防浪堤,位于岱山岛南部,西起岱山发电厂直塘闸,东至浦门外山嘴,
全长10.17千米。2000年4月—2003年2月,兼顾沿岸交通、渔港、城市景观多种功能,沿岸线改建50年一遇标
准海塘,工程总投资1039万元。完成土方2.81万立方米,石方9.04万立方米,混凝土1.34万立方米。其中浪
激渚至仙洲桥段,为国家一级群众渔港,主要为渔船锚泊和旅游服务;石油公司至仙洲桥,属岱山县主城区。
塘型复式,塘向南—西南,塘高2.4~3.0米,挡浪墙高0.6米,塘面宽3~12米,迎水坡1∶0.2~1∶0.5,背水坡连
接高亭街道。迎海面分段采用混凝土面板、混凝土浆砌条石护面,挡浪墙为钢筋混凝土或埋石混凝土,塘顶
混凝土护面。建水闸3座5孔,总净孔10米。保护面积5500亩,保护人口4.8万人。归岱山县高亭镇管辖。
嵊泗 县城防工程 主要指县城菜园镇两侧的菜园塘和基湖塘,全长3050米,属同一闭合区,保护面积
2500亩,保护人口2万人。归嵊泗县菜园镇管辖。
菜园塘 位于泗礁山北部,起自嵊泗县城东侧石油码头,终至青沙山嘴,全长1700米。1999年11月—
2001年12月,改建50年一遇标准海塘,工程总投资2000万元。完成土方2.8万立方米,石方21.4万立方米,混凝
土1.8万立方米。塘型陡墙式,塘向东北,塘高4.5米,挡浪墙高0.9米,塘面宽9米。迎海面细石混凝土反弧形钢
筋混凝土,塘脚抛混凝土异形块消浪,塘顶混凝土护面,背水坡石料回填。建水闸1座3孔,总净孔径4.5米。
基湖塘 位于泗礁山北部,起自嵊 县城西侧里小山,终至隧洞出口,全长1350米。塘区原为自然沙
滩地,经海浪冲积形成天然沙塘。1999年4月—2002年5月,结合旅游发展,建设50年一遇标准海塘。工程总
投资1067万元。完成土方12.6万立方米,石方2.6万立方米,混凝土0.25万立方米。塘型复式,塘向东北,塘
高4.0米,未设挡浪墙,塘面宽12.5米,迎水坡为陡墙—平台—陡墙,背水坡1∶斜坡。迎海面细石混凝土灌砌
2
块石护面,墙身、平台、塘顶混凝土护面,背水坡植被护坡,塘身内部土方填筑。建水闸1座1孔,径2米。
东海农场新东塘 位于舟山岛西北部,起自擂鼓山,终至长了尚山嘴,全长1627米。始建于1984年,
2001年3月—2002年4月,改建50年一遇标准海塘,总投资1209万元。完成土方1.47万立方米,石方10.95万立
方米,混凝土1.30万立方米。塘型折坡式,塘向东北,塘高5.30米,挡浪墙高1.00米,塘面宽4.50米,迎水坡
上坡1∶.0、下坡1∶.0,背水坡1∶.0。迎海面细石混凝土灌砌块石护面,挡浪墙反弧形钢筋混凝土,塘顶混凝
1
2
2
土护面,背水坡干砌块石护坡。建水闸4座8孔,总净孔径15.60米。与西大塘同一闭合区,保护面积11000亩,
保护人口6000人。归定海区东海农场管辖。
胜利塘 位于舟山岛北部,起自姜梅兰馒头山,终至庙山嘴,全长1546米。20世纪70年代建成。
1983—1985年,按20年一遇标准维修加固。1999年3月—2002年12月,改建50年一遇标准海塘,总投资439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