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57 - 舟山市志(1989—2005)中卷
P. 357

市人民银行从2003年3月开始在行内引入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12月24日获得ISO质量管理
               资格证书。

                   2005年1月25日,据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关于设立征信管理科、反洗钱科的通知》,人民银行舟山市中心
               支行设立中心支行征信管理科与反洗钱科。征信管理科与调查统计科合署办公,反洗钱科和会计财务科合署

               办公。是年,市人民银行下辖普陀区、岱山县、嵊泗县3个县(区)支行及普陀山办事处。


                                        中 国 银 行 业 监 督 管 理 委 员 会 舟 山 监 管 分 局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舟山监管分局(简称“舟山银监分局”),根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浙
               江监管局授权,于2004年1月17日正式挂牌履职,内设6个部门,下辖普陀、岱山、嵊泗3个监管办事处。舟山

               市信用合作管理办公室挂靠分局。舟山银监分局统一监督管理舟山辖区内所有银行业金融机构。


                                              中 国 农 业 发 展 银 行 舟 山 市 分 行

                   1998年1月1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舟山市分行(简称“市农发行”)正式对外营业。1998年1—月,主要从
                                                                                                  4
               事粮棉油等主要农副产品收购、调销、储备资金供应和管理及信贷扶贫、农业综合开发、粮棉加工、农村小

               型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改造贷款等,代理财政支农资金的拨付。1998年4月,为适应粮食流通体制改革需要,
               将农业综合开发、扶贫等专项贷款业务以及粮棉企业加工和附营业务贷款划转有关部门国有商业银行,专一
               履行粮棉油收购资金封闭管理职能。

                   至2005年底,有1个县支行、2个信贷组,职工65人;各项存款余额0.16亿元,各类贷款余额3.52亿元。


                                          中 国 工 商 银 行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舟 山 市 分 行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舟山市分行(简称“市工商银行”)原称中国工商银行舟山市分行,2005年10

               月28日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市工商银行成为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二级分行。是年末,
               市工商银行下辖营业部及定海、解放路、普陀、岱山、嵊泗5个支行,城西、城南、新城、沈家门、普陀山、
               六横6个二级支行和18个分理处、储蓄所。

                   1989—005年,市工商银行先后运用资金汇划清算系统、PCC-SWIFT系统和综合业务系统、全功能银行
                        2
               系统,构筑本外币资金清算、结算一体化的业务网络;办理支票、汇票、本票等传统结算业务,新推出网上

               银行、网络结算、电话银行、集团账户、现金管理等服务;在全省各地开通同城通存通兑业务,同城范围清
               算资金即时到账,实现票据交换数据电子化;开通集汇划、结算、清算于一体的资金汇划系统,异地划拨资
               金即时到账;全辖营业网点的个人金融、会计结算、银行卡业务和20多台ATM 机、200多套POS机的业务全

               部通过网络由大机处理,形成具有一定品牌优势和市场竞争力的服务产品体系。2005年末净利润(税后利润)
               4343万元,本外币存款余额36亿元,人民币贷款余额21亿元,贷款不良率为2.57%。


                                                 中 国 农 业 银 行 舟 山 市 分 行


                   1989—991年,中国农业银行舟山市分行(简称“市农业银行”)对国营企业开展清理“三角债”,发放
                        1
   352   353   354   355   356   357   358   359   360   361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