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7 - 舟山市志(1989—2005)中卷
P. 47

第 十 二 节   粮 油 加 工 业





                   1998—2001年,全市粮油加工企业设备落后,规模小且分散,产品单一,档次不高,加工能力利用率低。

               主要产品是大米、面粉、二级食用植物油以及少量粮油制成品。2002年后,舟山市军粮加工中心等企业建立,
               全市粮油加工企业规模得到扩大。


                                                         大米加工

                   1989年全市有独立核算的大米加工厂1家,加工车间9个;按行政区划分布,其中舟山粮食主产区定海

               5个农村粮管所均有大米加工车间,以加工地产稻谷为主,加工设备规模日班产2035吨,日加工能力358
               吨。1989年农村有小型碾米机800余台,加工自产粮9万吨,此后加工机器和加工量随地产粮缩量而逐年递减。
               1990年以前以当地合作社集体加工为主,此后均由个体加工。1993年粮食放开后以调入成品粮为主,地产粮

               急剧减少,嵊泗 、岱山大米加工厂(加工车间)相继关闭。至2001年,全市只剩勾山及定海5个农村粮管所的
               6个加工车间。2001年舟山市粮食部门筹集560万元,采用日本佐竹公司生产的先进大米加工设备在定海海丰

               仓库区建立舟山市军粮加工中心,次年4月投产。投产当年经省技术监督局组织考核,该中心成为舟山第一家
               获得市场准入证的大米加工企业,为舟山最大的粮食加工经营企业之一。2004年5月岱山为确保应急供应,由

               岱山县粮食收储有限公司投资50余万元建立日加工能力为50吨大米的加工车间。是年普陀把原勾山大米加工
               车间作为政府应急粮食加工点。至2004年底,全市加工厂9家(其中民营6家),日加工能力430吨。
                   2005年,市属粮食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15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70.7% ,亏损4229万元。主要产品产

               量:加工大米8448吨,食用植物油3324吨,配混合饲料13361吨。企业销售收入总额达到2.08亿元,比上年
               同期减少56.7%。是年底全市加工厂7家(其中民营3家),日加工能力420吨。其中市本级5家320吨/天,普陀

               1家50吨/天,岱山1家50吨/天。全市加工能力为消费量的1.2天。





                                             2005 年舟山市大米加工主要经营企业
               表    4-1-12-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