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77 - 舟山市志(1989—2005)中卷
P. 477
续表
2000年4—月,省人大组织《产品质量法》执法检查。市政府成立迎检领导小组,市质监局作为牵头迎
6
检单位,召开生产企业“五查”座谈会、商业企业“清柜台”座谈会、油品经销单位座谈会;开展打假保健
康专项行动、“六一”儿童用品及游乐设施安全检查专项行动和油品市场检查专项行动;制定《成品油质量计
量管理意见》。
2002年,开展产品质量指数分析,糕点、冷冻饮品、黄酒等9种产品被列入省级质量指数考核产品目录,
上半年质量指数80.89,居全省末位。下半年开始整顿舟山产品质量。此后,产品质量指数逐年上升。至2005
年,质量指数98.65,列全省第一。是年,开展食品质量安全整治,市政府转发《关于全市食品生产加工业整
治活动实施意见》,成立市食品生产加工业整治活动领导小组。全市44个乡镇(街道)和工业区等建立质量监
督员队伍,设立3个质监工作站(市经济开发区、临城新区和普陀山管理局),配备专兼职质监员53名;在村、
社区设立质量协管员286名;在193家重点企业配备256名质检员。普查建档食品生产企业516家、食品加工小
作坊940家,其中无营业执照的17家企业、678家小作坊移交工商、卫生部门处理。建立“定人、定责、定区
域、定企业”分片式定责制,全市设立15个巡查小组。
商品质量监督 1989年上半年,突击抽样检查市售电线,抽取的70批次全部不合格,有些属劣质电线。
10月,抽查3类4种215批次商品,合格率23.7%,其中室内照明开关38批次,合格率18.4%。1990—1991年,
重点监督农药、化肥、农用薄膜、轴承、烟酒、水泥、鱼粉、饲料、电器、自行车等生产许可证管理产品,
和消费者反映较大的农用生产资料及无证低压电器。检查经销单位104家,抽检44批次,货值10万元,立案查
处4批次。市技监局销毁伪劣商品10222件。1992年,抽查21家商店的釉面砖、饮料、罐头、皮夹克、电线、
减压阀等产品25批次,合格3批次,合格率12%;不合格商品价值4.36万元,其中伪劣商品6批次,货值1.1万
元。参与全国、全省商品质量监督,抽查40多批次。1993—995年,检查500家商店、15个市场的各类商品
1
270种,监督抽查320批次重要生产资料,涉及安全卫生商品,货值80万元;处罚销售企业19家,销毁伪劣商
品2.5万元。1996—1997年,检查3920家经销企业的2500种商品,抽检554批次,合格率68.6%,查获假冒伪
劣商品标值110万元。1998年,市质检所分两次开展皮鞋和乳酸品饮料两种商品的比较试验,分别选定10个
品牌的产品进行健康安全指标的比对分析,实验结果在《舟山日报》公布。1999年,开展黄酒、啤酒、衬衫、
眼镜4种65批次商品的比较试验。是年,全市技监系统进驻5个专业市场,实行市场挂牌指导。市技监局进驻
定海解放路综合批发市场和定海现代装潢市场,监督并受理质量、计量申诉,免费举办产品质量法律、法规
培训。2000年,市质检所与眼镜经销企业订立跟踪监督协议,确定4家眼镜质量跟踪店,实行免费检测、先行
赔偿制度。之后,商品质量监管职能主要由工商部门负责,质监部门重点抓好生产领域产品质量监督。